-
一、固定資產計稅基礎
以各種方式取得的固定資產,初始確認時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入賬價值基本上是被稅法認可的,即取得時其賬面價值一般等于計稅基礎。
二、固定資產所得稅差異
差異形成原因
由于固定資產在持有期間進行后續計量時,會計與稅法規定的相關折舊方法、折舊年限以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的提取等處理的不同,可能造成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這便是所得稅差異的形成原因。
1.折舊方法、折舊年限的差異
會計準則要求:
企業主要依據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實現方式,合理選擇適合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年數總和法等折舊計提方法。
稅法要求:
除個別按規定可以加速折舊的情況外,其他基本上可以稅前扣除的都是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的折舊。而且,稅法還就每一類固定資產的最低折舊年限作出了規定,但是會計準則規定折舊年限是由企業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的。
如果企業進行會計處理時確定的折舊年限與稅法規定不同,就會因為每一期間折舊額的差異產生固定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
2.因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產生的差異
持有固定資產的期間內,在對固定資產計提了減值準備以后,因稅法規定企業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在發生實質性損失前不允許稅前扣除,在有關減值準備轉變為實質性損失前,也會造成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
三、所得稅差異應用實例
【例1】
A企業于20×6年12月20日取得的某項固定資產,原價為75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會計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凈殘值為0。
稅法規定該類(由于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的折舊可予稅前扣除,該企業在計稅時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列折舊,凈殘值為0。20×8年12月31日,企業估計該項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為550萬元,該固定資產以前期間未計提減值準備。
分析∶
1、按照會計準則
20×8年12月31日,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750-75×2=600(萬元)
該賬面價值大于其可收回金額550萬元
依據兩者之間的差額,依據會計準則要求,應計提50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0×8年12月31日,該項固定資產的實際賬面價值=750-75×2-50=550(萬元)
2、按照稅法要求
其計稅基礎=750-750×20%-600×20%=480(萬元)
特別說明:
20%為雙倍余額法的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2/10*100%=20%
3、所得稅差異
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550萬元與其計稅基礎480萬元之間存在的70萬元差額,將于未來期間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特別說明:
由于上述賬面價值550萬元大于計稅基礎480萬元,兩者差額會造成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增加,該差異屬于應納稅暫性差異,在其產生當期,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負債”。
4、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17.5(70*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7.5
【例2】
B企業于20×6年末以750萬元購入一項生產用固定資產,按照該項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情況,B企業在會計核算時估計其使用壽命為5年。
計稅時,按照適用稅法規定,其最低折舊年限為10年,該企業計稅時按照10年計算確定可稅前扣除的折舊額。假定會計與稅法規定均按年限平均法計列折舊,凈殘值均為0。20×7年該項固定資產按照12個月計提折舊。假定固定資產未發生減值。
分析∶
1、按照會計準則
該項固定資產在2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750-750÷5=600(萬元)
2、按照稅法要求
該項固定資產在20×7年12月31日的計稅基礎=750-750÷10=675(萬元)
3、所得稅差異
該項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600萬元與其計稅基礎675萬元之間產生的75萬元差額,在未來期間會減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特別說明:
由于上述賬面價值600萬元小于計稅基礎675萬元,兩者差額會造成未來期間應納稅所得額和應交所得稅的減少,該差異屬于應納稅暫性差異,在其產生當期,應確認相關“遞延所得稅資產”。
4、會計分錄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18.75(75*25%)
貸:所得稅費用 18.75
- 上一篇:匯算清繳后需要調賬嗎(發生補稅行為該如何進行調賬?)
- 下一篇:現金流量表怎么填數據
-
營業賬簿印花稅的計稅依據是什么
營業賬簿印花稅的計稅依據主要包括營業賬簿的種類、格式、用途和數量等方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的規定,納稅人在使用營業賬簿時,應當依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
-
職工加班餐費如何做賬?計稅
員工加班費一般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具體賬務處理如下:答:員工加班餐費,會計做賬時可將其計入福利費用或者招待費科目。餐費能不能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計入招待費中,屬于公司
-
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公式解釋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進口數量×消費稅定額稅率)÷(1-消費稅比例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比例稅率)實行復合計稅辦法計算納稅的組成計稅
-
城建和教育費附加的計稅基礎
新準則下的提取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與原會計制度的提法是一樣的,只是運用科目有所變化,現在教育附加也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而不是其他應交款了。現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
-
房地產老項目簡易計稅所得稅是怎么做
房地產老項目簡易計稅所得稅是怎么做?企業所得稅得計算繳納,是以企業取得的利潤為計算依據的.不管是否營改增,不管是否是老項目,也不管是否采用簡易計稅方法,企業所得稅的算
-
建筑行業舊項目簡易計稅稅率
建筑行業舊項目簡易計稅稅率是?答:建筑工程老項目簡易計稅方法,適用3%的征收率.《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
-
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怎么辦
資產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怎么辦,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資產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該項資產未來期間產生的經濟利益不能全部稅前
-
簡易計稅借方余額表示什么
簡易計稅借方余額表示什么,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計稅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簡易計稅借方余額表示什么?應交增值稅如有借方余額反映的是留抵
-
進口關稅的計稅依據
進口關稅的計稅依據,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進口關稅的計稅依據一、進口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如下:1。從價稅應納稅額=應稅進(出)口貨物數
-
計稅價格中的成本利潤率都是10%嗎?
計稅價格中的成本利潤率都是10%嗎?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增值稅若干具體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3〕154號)第二條第(四)項規定:“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