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怎么填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怎么填(攻略)是會計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如果不太了解這方面的內容,別擔心。本文數豆子就針對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和大家做一個相關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怎么填?

2016年5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部分試點納稅人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調整的公告》(2016年第30號),明確在增值稅納稅申報其他資料中增加《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由從事建筑、房地產、金融或生活服務等經營業務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辦理增值稅納稅申報時填報,具體名單由主管稅務機關確定,自2016年6月1日起施行。如下表:

稅款所屬時間: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納稅人名稱:(公章)                                                                           金額單位:  元  至   角   分

 

注:本表中“稅款所屬時間”“納稅人名稱”的填寫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一般納稅人)》主表。

以下是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填寫攻略:

一、各列填寫說明

(一)“應稅項目代碼及名稱”:根據《營改增試點應稅項目明細表》所列項目代碼及名稱填寫,同時有多個項目的,應分項目填寫。

(二)“增值稅稅率或征收率”:根據各項目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或征收率填寫。

(三)“營業稅稅率”:根據各項目在原營業稅稅制下適用的原營業稅稅率填寫。

(四)第1列“不含稅銷售額”:反映納稅人當期對應項目不含稅的銷售額(含即征即退項目),包括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其他發票、未開具發票、納稅檢查調整的銷售額,納稅人所填項目享受差額征稅政策的,本列應填寫差額扣除之前的銷售額。

(五)第2列“銷項(應納)稅額”:反映納稅人根據當期對應項目不含稅的銷售額計算出的銷項稅額或應納稅額(簡易征收)。

本列各行次=第1列對應各行次×增值稅稅率或征收率。

(六)第3列“價稅合計”:反映納稅人當期對應項目的價稅合計數。

本列各行次=第1列對應各行次+第2列對應各行次。

(七)第4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納稅人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享受差額征稅政策的,應填寫對應項目當期實際差額扣除的金額。不享受差額征稅政策的填“0”。

(八)第5列“含稅銷售額”:納稅人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享受差額征稅政策的,應填寫對應項目差額扣除后的含稅銷售額。

本列各行次=第3列對應各行次-第4列對應各行次。

(九)第6列“銷項(應納)稅額”:反映納稅人按現行增值稅規定,分項目的增值稅銷項(應納)稅額,按以下要求填寫:

1.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

本列各行次=第5列對應各行次÷(100%+對應行次增值稅稅率)×對應行次增值稅稅率。

2.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

本列各行次=第5列對應各行次÷(100%+對應行次增值稅征收率)×對應行次增值稅征收率。

(十)第7列“增值稅應納稅額(測算)”:反映納稅人按現行增值稅規定,測算出的對應項目的增值稅應納稅額。

1.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

本列各行次=第6列對應各行次÷《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主表第11欄“銷項稅額”“一般項目”和“即征即退項目”“本月數”之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主表第19欄“應納稅額”“一般項目”和“即征即退項目”“本月數”之和。

2.銷售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稅的

本列各行次=第6列對應各行次。

(十一)第8列“原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期初余額”:填寫按原營業稅規定,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上期期末結存的金額,試點實施之日的稅款所屬期填寫“0”。本列各行次等于上期本表第12列對應行次。

(十二)第9列“原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發生額”:填寫按原營業稅規定,本期取得的準予差額扣除的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金額。

(十三)第10列“原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應扣除金額”:填寫按原營業稅規定,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應扣除的金額。

本列各行次=第8列對應各行次+第9列對應各行次。

(十四)第11列“原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填寫按原營業稅規定,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的金額。

1.當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對應行次時

本列各行次=第10列對應各行次。

2.當第10列各行次》第3列對應行次時

本列各行次=第3列對應各行次。

(十五)第12列“原營業稅稅制下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期末余額”:填寫按原營業稅規定,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差額扣除項目本期期末結存的金額。

本列各行次=第10列對應各行次-第11列對應各行次。

(十六)第13列“應稅營業額”:反映納稅人按原營業稅規定,對應項目的應稅營業額。

本列各行次=第3列對應各行次-第11列對應各行次。

(十七)第14列“營業稅應納稅額”:反映納稅人按原營業稅規定,計算出的對應項目的營業稅應納稅額。

本列各行次=第13列對應各行次×對應行次營業稅稅率。

二、行次填寫說明

(一)“合計”行:本行各欄為對應欄次的合計數。

本行第3列“價稅合計”=《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1列“價稅合計”第2+4+5+9b+12+13a+13b行。

本行第4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2列“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本期實際扣除金額”第2+4+5+9b+12+13a+13b行。

(二)其他行次根據納稅人實際發生業務分項目填寫。

相關問題

如何分析稅負變動?

:可以作微觀分析,分析企業財務數據,各地的稅收分析報告也都是這么做的。但這個方法比較粗略,沒有過濾掉其他的政策沖擊、經濟變化等因素影響。

因此,直接用企業財務數據分析稅負變化從原理上是不科學的,從原理上最好找到同樣環境下的靜態組對比,或者還原不同行業、地區的企業除營改增政策因素以外的所有其他因素變化。

稅負要注重結構分析。稅負變化不僅包括稅負下降,還要關注稅負分布變動情況。

例如,稅負的均勻程度。如果營改增之后各地區、行業之間的稅負分布更為均勻,即便是有些地區、行業稅負有所上升,也可以表明營改增對創造全國統一市場環境的積極作用,對于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是重大利好,這是一個在減稅效應之外更為重要的積極政策效應。

以上就是關于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怎么填的詳細介紹,希望大家閱讀完之后能有所收獲,更多與營改增稅負分析測算明細表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將持續為大家分享精彩內容。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