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產處置流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不良資產主要包括銀行的不良資產,政府的不良資產,證券、保險、資金的不良資產,企業的不良資產。不良資產實際上就是會計里的一種壞賬?,F如今也有一些不良資產管理企業收購不良資產。那么在處置不良資產時要注意什么呢?

不良資產處置的一般程序

01

1)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確定擬處置標的、處置公示

擬處置標的可以是一戶不良資產,也可以是幾戶不良資產。后者就是組包了。資產管理公司有時是根據資產特點主動組包并進行招商,但大多數情況下是根據客戶提出的需求確定處置標的。因為要處置的不良資產很多,沒人提出購買的話,一般先放置在那里。處置標的確定后,絕大多數項目需要進行處置公示在報紙上和資產管理公司的網站上。

2)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進行盡職調查

除損失類不良資產或能夠回收本金的不良資產,其他不良資產基本上要進行評估。企業不配合評估或財務制度不健全的不良資產,評估前還要請律師進行財產調查;法律關系復雜的不良資產,請律師出具意見。

3)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談判

評估結果是不良資產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一般情況下,評估結果出來后資產管理公司再與投資者擬定交易價格及交易結構。但常常是,邊評估邊談判。

4)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報批

處置不良資產需要資產管理公司項目組撰寫處置方案進行報批。參與審批的人員不參與項目處置。有的項目辦事處有權批復,不良資產損失大的還需要報總公司批復。

5)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拍賣

不良資產進行批復后選拍賣行,拍賣行再刊登拍賣公告并組織拍賣。當然,有些項目可以協議轉讓,不必走拍賣程序。有的項目可能搞招標,有的項目搞競價。不管什么形式,首選公開,很少協議。

6)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簽約付款

協議版本由資產管理公司提供。

7) 不良資產處置流程包括債權交接、債權轉讓公告

付清款項后,資產管理公司將移交不良資產借款合同、不良資產催收通知、不良資產抵押權證的資料,并通知債務人、擔保人債權已轉讓不良資產,讓債務人、擔保人向購買方履行還款義務。

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的注意點

02

1)債權債務轉讓中的重點

1、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2、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

3、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主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但該從債務專屬于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2)債權債務轉讓的風險

1、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2、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3、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4、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3)債權債務轉讓的防范措施

1、設立債權人保證條款。

2、雙方共同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簽收,或公證郵寄轉讓通知給債務人。

3、共同擬定債權轉讓通知回執的內容格式。債務人聲明,“在簽收本通知回執日之前,沒有收到債權人將相同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通知?!睋俗C明本受讓人受讓的債權通知時間在先,同時也可避免債權人與債務人串通。

4)受讓主體的不同

商業銀行可以向資產公司轉讓債權,能否向一般社會主體轉讓金融(不良)債權? 商業銀行是區分于中央銀行和投資銀行的概念,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以多種金融負債籌集資金,多種金融資產為經營對象,具有信用創造功能的金融機構。針對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的情形。我們要先清楚商業銀行貸款合同性質一般為金融借款合同,其合同放貸主體是具有收取復息、罰息權利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貸款合同項下的債權及其他權利一般原則上是可以轉讓的,但由于金融業是一種特許行業,金融債權的轉讓在受讓對象上存在一定的限制。按照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放貸收息(含罰息)是經營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的一項特許權利。因此,由貸款而形成的債權及其他權利只能在具有貸款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之間轉讓。未經許可,商業銀行不得將其債權轉讓給非金融企業,商業銀行轉讓金融債權一般情況下是有效,不因沒有金融專營資質而無效。但我們仍然要考慮受讓人民民事權利能力的問題。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對金融債權轉讓受讓人的身份也通過裁定書的形式進行了確認。

5)主體變更

在訴訟過程中或執行過程中發生債權轉讓,在弄不清楚主體問題應該如何解決的情況下,受讓方往往通過委托的方式委托轉讓方以其自己的名義繼續訴訟進程和執行程序。但根據現行法律是可以解決債權轉讓主體變更問題的。(一)訴訟程序。在訴訟中,有爭議的民事權利義務轉移的,不影響當事人的訴訟主體資格和訴訟地位。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受讓人申請以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身份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予準許。受讓人申請替代當事人承擔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許;或不準許??梢宰芳悠錇闊o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變更當事人后,訴訟程序以受讓人為當事人繼續進行,原當事人應當退出訴訟。原當事人已經完成的訴訟行為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 由此可見,法院是可以根據情況裁定變更受讓人為當事人繼續進行的,即使不予允許,也可以為以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加入到訴訟過程中去。但無論變更主體結果如何,人民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對受讓人具有拘束力。(二)執行程序。申請執行前債權轉讓能讓受讓人申請強制執行,受讓人有權以自己的名義申請執行,只要向人民法院提交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證明自己是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權利承受人的,即符合受理執行案件的條件。申請執行人將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權依法轉讓給第三人,且書面認可第三人取得該債權。該第三人申請變更、追加其為申請執行人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故申請執行后,轉讓債權,受讓人以自己的身份進入執行程序是沒有問題的。

6)債權轉讓的通知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但對于通知方式沒有具體規定。而實務中采取公告和郵政特快專遞發函的方式較多。法律規定債權轉讓通知的目的,是為避免因債務人對債權轉讓因不知情而遭受損失。同時實務中為防止債務人濫用債權人通知的義務,對通知方式法院是以較為寬松的態度對待。

7)訴訟時效

債權轉讓的,應當認定訴訟時效從債權轉讓通知到達債務人之日起中斷。但應當注意的時,中斷的前提條件是原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已經起算且未屆滿的情形下。金融債權轉讓后,原合同約定管轄協議對于受讓人與債務人是否有效,受讓人與債權人之間的轉讓協議是否及于債務人。合同轉讓的,合同的管轄協議對合同受讓人有效,但轉讓時受讓人不知道有管轄協議,或者轉讓協議另有約定且原合同相對人同意的除外。對于合同管轄協議對受讓人有效這點規定得已經非常明確了,但該司法解釋并沒有說清楚轉讓協議另有約定是對原合同管轄的約定的變更,還是轉讓協議自身的約定。雖然有法院認定為該條所稱轉讓協議為債權轉讓協議本身的約定,但不認同這種觀點,認為應當為原合同管轄協議的變更。因為債權人和受讓人轉讓協議自身的約定不應當也不會涉及債務人實際權益,對原合同管轄約定的變更才會涉及到債務人的實際權益,原合同相對人之一債務人同意才有意義,且不會突破合同相對性原理。

8)權利種類的不同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金融債權的從權利往往涉及抵押權、保證擔保的問題。爭議比較大的還是專屬于金融機構收取復利、罰息的權利。就抵押權而言,抵押權不得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或者作為其他債權的擔保。債權轉讓的,擔保該債權的抵押權一并轉讓,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故債權轉讓的,抵押權一并轉讓,其實際意義為不需要再在登記機關重新進行抵押權的登記。

保證擔保而言,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繼續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保證期間,債權人依法將主債權轉讓給第三人的,保證債權同時轉讓,保證人在原保證擔保的范圍內對受讓人承擔保證責任。但是,保證人與債權人事先約定僅對特定的債權人承擔保證責任或者禁止債權轉讓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收取復利、罰息為金融機構專有的權利。對于受讓人是否有權利收取罰息、復利,地方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不盡一致。但是最終目的即受讓方沒有權利在債權交割日后向債務人收取復利、罰息。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