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去哪個學校好,正保有雄厚的師資力量。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運費發票里“不能說的秘密”
高速發展的互聯網將個人優勢、單位信息和動態資訊大量融合,因此,目前利用互聯網的海量信息資源,發現企業逃稅行為,正在成為稽查工作的重要路徑。近日,遼寧省大連市國稅局第三稽查局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查出一起虛開運費發票案。
細微之處現疑點
初入大連市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因財務人員的配合與企業信息的完整,檢查工作開展得異常順利。就在工作接近尾聲時,檢查人員發現銷售費用中記錄,企業于2011年連續發生了兩筆共416萬元的運費。比照企業歷年不足10萬元的運費發生額,這416萬元運費格外醒目。
面對檢查人員的質疑,財務人員給出了相當合理的答案:近年來,公司進出口大豆等常規作物利潤微薄,2011年公司首次進口了8000噸棉花,而這兩筆運費,正是將棉花由港口運至倉庫的費用。同時,財務人員還提供了棉花進口的一系列資料。但檢查人員在審理運費分析表時發現,416萬元運費、8000噸棉花,平均520元/噸,似乎過高。隨后,檢查人員利用互聯網查詢棉花運輸路線的運費報價,均價僅為80多元/噸。
假作真時真亦假
帶著疑問,檢查人員再次來到企業,詢問此筆運費的相關情況。對于檢查人員查詢的運費報價,財務人員驚訝之余,找到具體業務負責人。負責人的解釋簡明扼要:一是*9次開展此項貿易,不了解行情;二是起運地、目的地均在外省,且棉花到岸后急于運出,因此,議價能力較弱;三是棉花運輸特殊,運價本來就高;四是幾筆運費發票均為稅務局*發票,已由當地稅務機關審核并正常納稅,沒有復核的必要。以上解釋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細琢磨,似乎又不足以說明這筆高出一般報價5倍多的運費。
檢查人員繼續尋找信息。作為大連市的進出口公司,為何要跨省進口棉花、異地存儲,豈不麻煩?再次詢問業務負責人時,他給檢查人員補上一節經營課。原來,棉花存儲、銷售都有一定條件,而該公司目前儲存棉花的地點是業內認可的棉花集散地,相關配套完善、棉花買賣集中,企業就近報關、集中售賣,正是棉花批發的*3之選。針對業務負責人的解釋,檢查人員專門上網查詢、咨詢相關部門,并查詢了企業兩筆運費的資金流向,所有信息均證實了該負責人的解釋。
查證無果,檢查人員再次仔細查看資料,一切正常,除了那份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經驗證,發票是真的。但為何是不可抵扣的運費發票?此筆運費發票,本可按7%抵扣稅款,可企業為何白白浪費了本該享受的抵扣額?
難言之隱誰人解
面對一組模棱兩可的信息,檢查人員決定到企業存放、售賣棉花的場所一探究竟。在得到異地協查批準后,檢查人員取得了該公司當地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便直奔運費發生地。
抵達后,當地負責人帶領檢查人員查看了棉花倉庫。通過對倉庫租用協議、出庫登記簿等現場資料與公司財務賬簿信息的比較,證實棉花存儲、銷售情況是真實的。至此,對棉花購銷業務真實性的懷疑徹底排除。于是,檢查人員重點展開了對運費的核查。
在對運費的核實過程中,開具發票的運輸公司情緒抵觸的反常態度,引起了檢查人員的警惕。同時,檢查人員發現經銷商們對棉花進口環節刻意回避,似乎在共同守衛著一個不愿為外人所知的秘密。而在持續的溝通中,當地負責人也反復強調運費所列金額真實發生,公司誠實經營,并未逃避繳納國家稅款。究竟是怎樣的隱情,讓所有人諱莫如深?
結合實地了解的信息,檢查人員在網絡上查詢棉花的進口流程,一個細節引起了檢查人員的注意--棉花進口配額。原來,為限制棉花進口對國棉的沖擊,我國規定棉花進口需要申請配額,而對于申請不到配額的小企業,則需額外付款購買其他企業使用不完的配額。那么,國家分配的低稅率進口指標,是否可以作為商品售賣?作為*9年開展此項業務的公司,大連市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又是否申請到了這項配額?
再次約談當地負責人,檢查人員迂回了解了具體業務詳情,證實了棉花進口必須擁有進口配額,而該公司并無此配額。于是,檢查人員當即向其展示已掌握資料,并說明相關法律政策和責任。
在與公司溝通后,當地負責人向檢查人員坦陳了事情真相。原來,由于*9次進口棉花,該公司并不清楚進口配額的要求,而在已簽訂采購合同、倉庫租用協議和相關資料并支付定金后,才發現配額問題。由于無配額的進口稅率極高,不得已,該公司經人介紹購買了配額指標。因為配額指標不允許買賣,沒有發票列支,于是賣方聯系貨運公司,制作了相關資料,并提供了這兩筆運費發票。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和國稅發〔2009〕114號文件的相關規定,該公司不按規定取得發票,最終接受了補稅的處理。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去哪個學校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