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學習班要學多久,可以聽網課,很高效。選擇正保會計網校的就好了。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稅務稽查后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調整
根據稽查中所發現的各種問題,涉及企業所得稅的賬務調整,大體有以下五種類型:
(一)查獲額屬于納稅調整項目,僅調整應納稅所得額,在賬戶上不作調整。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納稅調整項目的檢查是在年度財務決算、次年的所得稅匯算清繳后進行的。
例:今年5月,某稅務機關對某廠1999年度納稅情況進行了檢查,經審核,發現企業“管理費用”列支有問題,其中業務招待費超過稅前扣除標準列支5萬元和列支稅收滯納金5萬元。
處理意見:該案例從財務制度看,這些支出項目,仍屬企業費用支出范圍,應當體現在當期損益中,而根據所得稅有關法規,超支的業務招待費和稅收滯納金均屬納稅調整項目,應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補繳企業所得稅330萬元[(5+5)x33%=3.3萬元].
賬務調整:業務招待費超支和稅收滯納金的納稅調整是屬于永久性差異的調整,一般是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將調整的差異額與會計利潤合并后計算所得稅,在賬務上不作調整。僅需在繳納時作以下賬務處理:
1、補繳所得稅時
借:所得稅 33000
貸:應交所得稅 33000
2、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33000
貸:銀行存款 33000
(二)查獲額稅同直接影響利潤的因素而全部作為查增計稅所得額。
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9、查獲額屬于本年度成本結轉項目且金額較小,作直接影響利潤處理,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例:今年5月,某稅務機關對某大型工業企業進行納稅檢查,發現該企業今年2月份材料一次性多結轉成本2萬元。
處理意見:該案例中查獲額系多結轉材料成本造成,但由于金額較小,按照賬務調整原則,不考慮多結轉的2萬元材料成本是否保留在“產成品”還是“生產成本”賬戶。也不考慮當期存、銷比例,而視同產品全部銷售,查增應納稅所得額,補繳所得稅0.66萬元(2x33%=0.66萬元)。同時企業需要作以下賬戶調整:
1、用紅字沖正原記會計分錄中多結轉的材料成本
借:產品銷售成本 20000
貸:原材料 20000
2、補繳所得稅
借:所得稅 6600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6600
3、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6600
貸:銀行存款 6600
第二、查獲額仍屬成本結轉項目,但發生期為上一年且金額較大,也視同直接影響利潤,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第三、查獲額屬于本年度成本結轉項目,雖金額較大,但檢查期納稅人在產品和產成品庫存量都較小,因此可不進行分配而全額視同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第四、查獲額屬于待攤費用、預提費用任意調節利潤的,則相應調整待攤、預提費用科目,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第五、應由“在建工程”列支的項目計入成本、費用或營業外支出,應沖銷原有會計分錄,并調整利潤。
第六、企業將屬于收入、收益的項目掛在往來賬,則調整利潤,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點賬務調整與*9點基本一致,如查補屬于以前年度的,則調整為“貸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
(三)查獲額屬當年成本結轉項目且金額較大,需按比例在各環節進行分配計算,將查獲額中的部分調整本年利潤,查增應納稅所得額。
∵體地說有以下二種情況:
*9、查獲額屬于多轉或少轉材料成本的,則應分別調整材料成本、生產成本(在產品)、產成品和產品銷售成本,并在此四個環節進行分配。
查獲額的分配計算一般采取逐步分配法或比例分配法,因比例分配法計算方法簡便,在檢查工作中較為常用。比例分配法的計算公式為:
1、材料結存應分配數=材料期末結存數x分配比例
2、生產成本結存應分配數=生產成本期末結存數x分配比例
3、產成品結存應分配數=產成品期末結存數x分配比例
4、銷售成本分配數=產成品累計結轉銷售成本數x分配比例
上述分配比例分別為材料期末結存數、生產成本期末結存數、產成品期末結存數、產成品累計結轉銷售成本數與需分配的查獲額的乘積。
*9點情況的基本賬務調整為:
1、多轉材料成本
(1)
借:原材料
貸:生產成本
產成品
產品銷售成本(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少結轉材料成本的,則賬務調整作相反分錄。
第二、查獲額屬子多轉或少轉在產品成本的,則應調整在產品成本、產成品、產品銷售成本,并在此三個環節中進行賬務調整。
1、少轉在產品成本
(1)
借:生產成本
貸:產成品
產品銷售成本(或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多結轉在產品成本則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四)查獲額不影響當期損益,即不涉及查增或查減應納稅所得額的賬務調整。
例:今年5月,某稅務機關對某企業進行納稅稽查,發現該企業今年3月份多結轉完工產品成本10萬元,但該產品4-5月份末發生銷售。
處理意見:由于今年4-5月份該產品未發生銷售,因此不影響當期利潤,但為保持會計核算的真實性,以及“產成品”與“生產成本”兩個環節的賬面數與實際數一致,也需作賬務調整。
借:生產成本 100000
貸:產成品 100000
(五)查獲額屬于固定資產折舊等原因而引起的本期稅前會計利潤與納稅所得的差異,應將造成影響納稅的金額遞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不調整企業利潤總額,但需補繳(或調減)稅金,并通過“遞延稅款”科目調整應納稅所得額。處理方法有“遞延法”和“債務法”兩種,具體可參見《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
一般賬務調整為:
借:遞延稅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或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遞延稅款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學習班要學多久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