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溢價遞延所得稅負債會計如何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收購溢價遞延所得稅負債會計如何處理,收購溢價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會計處理是登記賬簿的時候直接計入資本公積當中,在最后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時候直接在遞延所得稅負債中進行調整就可以了。關于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內容,如果不太了解,也別著急,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吧。

收購溢價遞延所得稅負債會計如何處理?

母公司個別報表層面不就此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因為在個別報表層面,該交易就是一項資產的初始確認,且初始確認時既不影響損益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注:只有在合并報表層面才表現為一項企業合并,個別報表層面只是資產初始確認,并不表現為企業合并),所以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第十一條的“初始確認豁免”規定,在個別報表層面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長期股權投資——X公司

貸:股本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與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投資等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一般應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但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除外:

一是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

二是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

什么情況下不能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情況:

(一)商譽的初始確認中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中,因企業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應確認為商譽,但按照稅法規定其計稅基礎為0,兩者之間的差額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準則中規定對其不確認為一項遞延所得稅負債,否則會增加商譽的價值。

(二)除企業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中,如果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則由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不予確認。

(三)與聯營企業、合營企業的投資相關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在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不予確認:投資企業能夠控制暫時性差異轉回的時間;該暫時性差異在可預見的未來很可能不會轉回。

以上就是關于收購溢價遞延所得稅負債會計如何處理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收購溢價遞延所得稅負債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