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指標主要有∶營業收入增長率、總資產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資本保值增值率和所有者權益增長率等。
(一)營業收入增長率
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收入增長率=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營業收入×100%
本年營業收入增長額=本年營業收入-上年營業收入
該指標反映的是相對化的營業收入增長情況,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占有能力、預測企業經營業務拓展趨勢的重要指標。在實際分析時應考慮企業歷年的銷售水平、市場占有情況、行業未來發展及其他影響企業發展的潛在因素,或結合企業前三年的營業收入增長率進行趨勢性分析判斷。
(二)總資產增長率
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增長率=本年資產增長額÷年初資產總額×100%
本年資產增長額=年末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
總資產增長率是企業本年資產增長額同年初資產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本期資產規模的增長情況。
總資產增長率越高,表明企業一定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的速度越快。但在分析時,需要關注資產規模擴張的質和量的關系,以及企業的后續發展能力,避免盲目擴張。
(三)營業利潤增長率
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增長率=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上年營業利潤總額×100%
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本年營業利潤-上年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增長率是企業本年營業利潤增長額與上年營業利潤總額的比率,反映企業營業利潤的增減變動情況。
(四)資本保值增值率
其計算公式為∶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100%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扣除客觀增減因素后所有者權益的期末總額與期初總額的比率,主要反映企業資本的運營效益與安全狀況。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況越好,所有者權益增長越快,債權人的債務越有保障,企業發展后勁越強。
客觀因素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
(1)本期投資者追加投資,使企業的實收資本增加,以及因資本溢價、資本折算差額引起的資本公積變動。
(2) 本期接受外來捐贈、資產評估增值導致資本公積增加。
(五)所有者權益增長率
其計算公式為∶
所有者權益增長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
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末所有者權益-年初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增長率是企業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與年初所有者權益的比率,反映企業當年資本的積累能力。
所有者權益增長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積累越多,應對風險、持續發展的能力越強。
- 上一篇:企業的三張報表之間的關系
- 下一篇:財政補貼收入會計分錄(計入什么會計科目)
-
股份制企業是什么
股份制企業的特點是可以發行股票,而通過股票交易,股權投資者可以在股份制企業中取得經濟利益以及對企業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在股份制企業中,每個股東的財產貢獻量決定了股東的股
-
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標準成本怎么算?
土地購置費用是開發標準成本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城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各自有限,因此土地拍賣和劃撥的價格會比較高。一般來說,土地購置費用占據了開發標準成本總額的30
-
個人獨資企業繳納個稅還是企業所得稅
對于個人獨資企業而言,如果企業所得收入超過了個人起征點,那么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種稅收制度是比較常見的,在很多國家都存在。個人所得稅是按照企業所得收入和個人所得稅
-
資產負債率是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資產負債率不能完全反映企業的償債風險和能力,仍然存在一些特殊事項是資產負債率無法衡量的。例如,借款200萬,期限10年或者7年,對企業償債能力影響不同,每年資產負債率遞減,但是每年
-
企業所得稅退稅會計分錄
3、次年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或進行差錯更正時,產生所得稅費用的,分錄如下:4、次年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或進行差錯更正時,產生所得稅需要退稅的,分錄如下:2、當期應納稅所得額為正數的
-
企業合并的方式有哪幾種
吸收合并,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的企業合并成一家企業。經過合并,購受企業以支付現金、發行股票或其他代價取得另外一家或幾家其他企業的資產和負債,繼續保留其法人地位,而另外一家或幾家企業合
-
季度企業所得稅該怎么算
季度企業所得稅該怎么算?每個季度的所得稅計算公式為: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稅額=月【季】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或者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稅額=上一年度應納稅所得額&am
-
企業取得的哪些憑證可抵扣進項稅
企業取得的哪些憑證可抵扣進項稅,以下是數豆子整理的內容。企業取得的哪些憑證可抵扣進項稅一、增值稅專用發票從銷售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政
-
小微企業所得稅計提按哪個稅率
小微企業所得稅計提按哪個稅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小微企業所得稅計提按哪個稅率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小型微利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133號)明確
-
預交的企業所得稅可以退嗎
預交的企業所得稅可以退嗎所得稅主要特點第一:通常以純所得為征稅對象。第二:通常以經過計算得出的應納稅所得額為計稅依據。第三:納稅人和實際負擔人通常是一致的,因而可以直接調節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