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財務報告有哪些技巧和方法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分析財務報告有哪些技巧和方法,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財務分析是以會計核算和報表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采用一系列專門的分析技術和方法,對企業等經濟組織過去和現在有關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增長能力狀況等進行分析與評價的經濟管理活動。它是為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經營者及其他關心企業的組織或個人了解企業過去、評價企業現狀、預測企業未來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或依據的經濟應用學科。

經常有些財務經理人會說,我們希望在ERP系統中實現實時的數據跟蹤,能很快就發現下屬公司的異常情況。事實上,財務分析最先要找的就是異常,財務分析通常會包含兩個維度:數據分析和業務分析。

一、分析數據

數據分析要求分析人員具備對數據的敏感性,能及時發現異常數據。敏感性來源于對數據來龍去脈非常清晰的理解,看到一個數據,能迅速想到各種關聯關系,并迅速判斷背后可能的原因。

怎樣的數據屬于異常數據呢?

1.與預定目標對比沒有完成既定目標;

2.與歷史數據對比發生大的波動;

3.關鍵指標(比率或KPI)不在正常范圍。

二、分析業務

業務分析是要透過數據再深入去理清數據背后的業務原因,發現流程中可能的問題點。比如,毛利率下降,明細數據反映出來最大影響來自售價,那就要延伸看價格為什么下降?是因為到了季度末,所以業務員大量沖業績采用了降價銷售?那么這個價格是否在控制范圍?是否需要重新評估定價策略?降價帶來了多大的銷量增加?這個數據以后是否有參考意義?

再來看一個的案例:A公司主營做基建項目施工,給移動建基站,季度末做分析時發現,怎么利潤那么高!后來仔細一問才知道,100個基站,已經建成了90個,項目經理完工進度上反饋的也是90個,理所當然地,財務就確認了90%的收入,這對嗎?看起來很對,可事實上,100個基建,這90個不是在無人區就是在城市邊沿,施工成本很低,剩下的10個全是城市中心商業區,施工周期最長,成本也最高。

還有一個案例,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分析報告中反映,當期產品生產成本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是什么原因呢?經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原料質量整體下降導致產出率降低;能源耗用對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原料收購總量對比上年下降,分攤的單位固定成本增加。在這三個因素中,哪項是需要經營分析會上需要重點注意并提出改善建議的?短期看顯然只有能耗是企業可以改善的,因為原料在收購開始幾乎就已成既定事實,想要改善也只有在來年下功夫。

所以說,業務分析首先需要財務的核算口徑能真實反應業務,然后需要發現數據異常背后的業務邏輯,最后是要能分辨出什么是可控的,并作為重點跟進和改善。

三、如何分析

常用的財務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實際應用中通常會結合起來使用。

(一)趨勢分析

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

趨勢分析法的具體運用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重要財務指標的比較

它是將不同時期財務報告中的相同指標或比率進行比較,直接觀察其增減變動情況及變動幅度,考察其發展趨勢,預測其發展前景。

對不同時期財務指標的比較,可以有兩種方法:

(1)定基動態比率。它是以某一時期的數額為固定的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定基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固定基期數額

(2)環比動態比率。它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數額為基期數額而計算出來的動態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環比動態比率=分析期數額÷前期數額

2.會計報表的比較

會計報表的比較是將連續數期的會計報表的金額并列起來,比較其相同指標的增減變動金額和幅度,據以判斷和經營成果發展變化的一種方法。

3.會計報表項目構成的比較

這是在會計報表比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以會計報表中的某個總體指標作為,再計算出其各組成項目占該總體指標的百分比,從而來比較各個項目百分比的增減變動,以此來判斷有關財務活動的變化趨勢。

但在采用趨勢分析法時,必須注意以下問題:

(1)用于進行對比的各個時期的指標,在計算口徑上必須一致;

(2)剔除偶發性項目的影響,使作為分析的數據能反映正常的經營狀況;

(3)應用,應對某項有顯著變動的指標作重點分析,研究其產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對策,趨利避害。

(二)比率分析

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根據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率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

1.構成比率。構成比率又稱結構比率,是某個經濟指標的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率,反映部分與總體的關系。其計算公式為:

構成比率=某個組成部分數額/總體數額

利用構成比率,可以考察總體中某個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協調各項財務活動。

2.效率比率。它是某項經濟活動中所費與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與產出的關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標,可以進行得失比較,考察經營成果,評價經濟效益。

3.相關比率。它是根據經濟活動客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關系,以某個項目和與其有關但又不同的項目加以對比所得的比率,反映有關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如流動比率。

比率分析法的優點是計算簡便,計算結果容易判斷,而且可以使某些指標在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進行比較,甚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行業間的差別進行比較。但采用這一方法時對比率指標的使用該注意以下幾點:

(1)對比項自的相關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具有相關性,把不相關的項目進行對比是沒有意義的。

(2)對比口徑的一致性。計算比率的子項和母項必須在計算時間、范圍等方面保持口徑一致。

(3)衡量標準的科學性。運用比率分析,需要選用一定的標準與之對比,以便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評價。通常而言,科學合理的對比標準有:①預定目標,②歷史標準;③行業標準;④公認標準。

3.比較分析

比較分析法是將兩個年份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分析,旨在找出單個項目各年之間的不同,以便發現某種趨勢。在進行比較分析時,除了可以針對單個項目研究其趨勢,還可以針對特定項目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以揭示出隱藏的問題。比如,如果發現銷售增長10%時,銷售成本增長了14%,也就是說成本比收入增加的更快,這與我們通常的假設是相悖的,我們通常假設,在產品和原材料價格不變時,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同比例增長?,F在出現了這種差異,一般有三種可能:一是產品價格下降,二是原材料價格上升,三是降低。要確定具體的原因,,這就需要借助其他方法和資料作進一步的分析。

如果您是第一次做分析報告,把這些點考慮到,基本就八九不離十了。當然,還離不開您對公司業務以及發展趨勢的了解。

財務分析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只有把企業的財務分析做好,才能把好企業的財務命脈,進而從財務管理的高度把控企業的整體財務需求和發展。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