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會計培訓哪家好,個人的推薦是正保會計網校。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虛列支出”類稅收稽查案例摘選(一)
(一)列支交通差旅費被認定為與經營無關支出
杭州市國家稅務局*9稽查局對杭州**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納稅義務履行情況進行了檢查,現已經結案,依照《稅務違法案件公告辦法》,特將該企業的有關稅務處理情況(杭國稅一稽罰〔2012〕97號決定書)公告如下:
該公司于2003年12月至2012年4月期間,在成本費用科目“管理費用/其他費用/差旅費”和“管理費用/其他費用/交通費”中列支與生產經營無關的費用支出合計金額1,648,432.74元,其中:2003年度32,800元,2004年度49,080元,2005年度178,686.35元,2006年度184,641.60元,2007年度212,434.51元,2008年度326,220.28元,2009年度239,149元,2010年度144,764元,2011年度155,498元,2012年1月至4月年度125,159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八款的規定,補繳企業所得稅464,719.59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對少繳企業所得稅處以50%的罰款216,714.92元。
(二)少計工資虛增其他支出
承德市地稅局稽查局接到群眾舉報:當地一私營企業從工資薪金上做手腳偷逃稅款,該企業的職工工資由固定工資再加上按比例提取的多項獎勵工資組成,每個職工的工資每個月都在1500元以上,企業主管人員甚至高達萬元,但賬面上卻沒有體現出來。
稽查人員根據群眾舉報進行了調查,在對該企業職工和部分退休職工進行詢問和了解后,初步取得了一些月份工資發放的數字資料。稽查人員將了解到的這些材料與賬上的工資表一一比較后發現,被詢問的每個職工所說的工資數額都與明細表上注明的金額大相徑庭。辦案人員據此推斷,企業的工資表肯定存在問題。而且,企業的工資表一定還有一份,那就是不能公開的真正工資底賬。
經過與公安人員聯合突擊檢查,辦案人員終于從企業會計那里取得了該企業1-4月實發工資的底賬。他們將底賬與工資表比較后,發現累計少計工資50萬元。那么,這50萬元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原來,該企業為了逃避繳納所得稅,想出的主意是:要求職工憑發票來報賬,以費用形式出現在其他業務支出、招待費、差旅費等科目中。這樣,該企業偷逃企業所得稅16.5萬元、個人所得稅4.8萬元。承德市地稅局稽查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該企業作出了相應的處理處罰決定:補繳稅款合計21.3萬元,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并依照《稅收征管法》的規定給予其所偷稅款1倍的罰款。
稽查局總結工資支出偷稅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一,工資分解列支,即把工資分成兩個部分作支出,800元以下的部分在工資科目中做賬,其余部分在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中作為勞務報酬支出。這樣個人所得稅達不到扣除標準,企業所得稅列支項目中計稅工資總額也不超支。其二,發放獎金作虛假科目。許多企業在季末或年終發放獎金時,要求員工們自找門路開具金額相當于獎金的發票,企業得到這些發票后,在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在建工程等科目中做賬支出。這樣在檢查時,企業的各項列支完全符合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并且找不到企業發放獎金的痕跡。其三,以偽造工人名單為手段偽造工資表。一些企業利用員工較多的特點,在各月發放工資時偽造人員名單,還有的偽造季節性臨時工。其四,混淆工資種類虛列工資。企業將實行提成工資的人員工資在銷售費用中列支,又利用這些人的名字在其他工資科目虛擬做賬,兩次重復列支工資,達到偷逃企業所得稅的目的。
(三)虛列運費及安裝費被查處
一家經營化工機械設備的企業一年多運費竟達1,990余萬元,設備安裝費3,200余萬元!巨額發票均為真票!在這些正常表象下面隱藏著讓人難以察覺的虛假業務,無錫地方稅務局稽查局披露了虛列費用上千萬元的特大偷稅案。
涉案的無錫一家私營公司主要經營化工機械設備等,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15%。從該公司的財務報表和房、土兩稅鑒定,稅款申報入庫明細等資料初步分析,地稅稽查人員發現該公司地方稅收申報正常,未有明顯疑點。進駐企業檢查后,他們調取了財務明細賬、產成品賬、材料賬、供貨合同等相關資料,通過財務電子數據和查賬軟件,對標示為異常的指標和科目進行了逐項核查。其中查賬軟件中顯示存在“大額現金支出”現象。如2009年有30余筆,涉及大額現金支付運費和設備安裝費。同時,2009年6月份營業費用與銷售收入的比例為38.3%,而12月份更是高達52.8%。其中大金額的支出也主要是運費和設備安裝費。通過進一步檢查,發現“營業費用”中支出2009-2010年運費竟達1,990余萬元;而設備安裝費自2008年至2010年合計達到3,200余萬元。
然而,經系統比對查詢,這些巨額運輸和安裝發票均真實有效。但是稽查人員并未就此放棄?!拔覀儼l現,這家企業生產的過濾機主要用于采礦中的礦石過濾,必須經過現場安裝方才能投入使用。銷售對象應該涉及全國各地礦山礦場,按常規應在各現場澆筑地基進行安裝。這類安裝屬土建業務,相應的營業稅納稅地點應為安裝業務發生當地。但現在卻由無錫市的建安公司開具發票并在本市申報繳納營業稅,顯然不符常規。”
檢查組進一步深入跟蹤查賬軟件中的異常,發現該廠財務賬上“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未按產品類別分類核算,遂按所附的增值稅發票對過濾機的銷售業務進行了逐筆逐份統計,發現2009和2010年發生的安裝費分別占過濾機銷售收入的22%和36%,比照同行業10%-15%的平均水平明顯偏高。隨后,檢查人員針對運費的大額現金支出情況,抽樣檢查了運費超過1萬元的部分客戶單位,發現運費支出與相應的銷售給這些客戶的貨款金額明顯不合理,銷售產品與運輸內容、銷售目的地與運輸目的地均不符。
發票是真的,但發生的業務也是真的嗎?稽查人員轉而從資金鏈調查著手取證。由于運費的主要支付方式為現金,且對方為外地公司,取證相對困難。而安裝費的支付方式主要是銀行轉賬,雙方資金流差異明顯,且企業安裝費最終兌付銀行均為Y市農商行,稽查人員趕赴銀行進行外調,發現幾筆大額資金的基本走向為“該廠賬戶-建安公司賬戶-項某某個人賬戶(中間人)-秦某某個人賬戶”,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了進一步了解資金走向的全貌,稽查人員帶著《檢查存款賬戶許可證明》再次赴銀行總行外調,結果意外發現該賬戶除了上述資金流的存在,另外還有走向為“該廠賬戶-某物資有限公司-徐某某(中間人)-秦某某” 的資金流。秦某某正是該廠的財務總監。隨著問題的層層揭開,發現該廠購買柴油的部分資金也回流到了秦某某個人賬戶,柴油采購也是虛假業務。檢查人員通過互聯網查找該業務涉及的位于外地某縣的汽運公司,一行人趕到該縣后了解到該汽運公司只開具了運費發票,未與該廠發生實際運輸業務。
根據一系列新發現的證據,稽查人員分別約談了財務總監秦某某和該廠法人代表馮某某,在詳實的銀行資金流證據面前,他們終于承認了涉及的虛假業務,所套取資金回流到個人賬戶后已提取并用于公司交際應酬支出。至此,案件水落石出。地稅局根據相關稅法規定,追繳2008-2011年度企業所得稅逾770萬元,涉及滯納金120余萬元。對該企業在賬簿上多列支出,少繳應納稅款的偷稅行為處以追繳年度稅款50%的罰款380余萬元。
以上就是關于昆明會計培訓哪家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