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會計培訓班哪個比較好,報培訓班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和經濟情況來選擇。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些會計實操知識。
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法
(1)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并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x100%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x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這一方法是商品流通企業,尤其是商業批發企業常用的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成本的方法。商品流通企業由于經營商品的品種繁多,如果分品種計算商品成本,工作量將大大增加,而且,一般來講,商品流通企業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這種存貨計價方法既能減輕工作量,也能滿足對存貨管理的需要。
【例】某商場2007 年4 月1 日針織品存貨1800 萬元,本月購進3000 萬元。本月銷售收入3400 萬元,上季度該類商品毛利率為25%.
本月已銷商品和月末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收入=3400(萬元)
銷售毛利=3400x25%=850(萬元)
本月銷售成本=3400-850=2550(萬元)
庫存商品成本=1800+3000-2550=2250(萬元)
【例}某批發公司2008 年4 月初A 類商品庫存50000 元,本月購進50000 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 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 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
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 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 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 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 元
(2)售價金額核算法。售價金額和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入、加工收回、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并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x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x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企業的商品進銷差價率各期之間是比較均衡的,因此,也可以采用上期商品進銷差價率計算分攤本期的商品進銷差價。
年度終了,應對商品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對于從事商業零售業務的企業(如百貨公司、超市等),由于經營商品種類、品種、規格等繁多,而且要求按商品零售價格標價,采用其他成本計算結轉方法均較困難,因此廣泛采用這一方法。
【例】某商場2007 年7 月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為100 萬元,售價總額為110 萬元,本月購進該商品的進價成本為75 萬元,售價總額為90 萬元,本月銷售收入為120 萬元。
有關計算如下:
商品進銷差價率=(10+15)/(110+90)x100%=12.5%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120x12.5%=15(萬元)
已銷售商品的成本=120-15=105(萬元)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100+75-105=70(萬元)
以上就是關于網上會計培訓班哪個比較好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會計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