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和折現率的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導讀:財務中折現率和利率有什么不同?剛接觸會計的人可能對折現率和利率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能掌握這一層面的財務知識,會計學堂整理了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紹,大家可以作為參考閱讀。

財務中折現率和利率有什么不同?

一般現值和終值的關系如下 PV:現值 FV:終值

PV=FV/(1+折現率)

FV=PV*(1+利率)

這公式倒一下而已,利率和折現率說的是一回事。

但是有的時候利率可能不等于折現率,比如有些債券100元面值票面利率8%,一年后本息和108元,但是市場上收益率是5%,這時候使用市場收益率算出折現值為108/1。05=102。86

也就是說這張面值100的債券應該賣102。86元合適。

之所以出現溢價是因為這張債券的票面利率超過了市場回報率。當然它最后不應定按102。86成交,因為還要考慮發行人的信用風險。

財務管理中的折現率的公式如何理解?

答:折現率是個比率,參考市場利率進行調整后的比率。

折現率指將未來有限期預期收益折算成現值時使用的比率,這個比率可能是當時的市場利率,有可能不是,要根據折現的具體情況而定。比如:

折現率是企業在購置或者投資資產時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是稅前的利率。

從企業估價的角度來講,折現率是企業各類收益索償權持有人要求報酬率的加權平均數,也就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從折現率本身來說,它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收益率,說明資產取得該項收益的收益率水平。

投資者對投資收益的期望、對投資風險的態度,都將綜合地反映在折現率的確定上。

折現率的確定,應當首先以該資產的市場利率為依據。如果該資產的利率無法從市場獲得,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計折現率。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