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計入其他收益還是營業外收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01

五花八門的政府補助到底是什么?

企業收到政府補助,對于企業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但對于財務來說,是比較苦惱的。特別是沒接觸過政府補助,就會不知道如何處理。

其實呢,也沒很難。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

02

關于政府補貼6個常見的問題

1、常見的政府補助有哪些?

常見的政府補助如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稅收返還、無償劃撥非貨幣性資產等形式。具體內容可參照《企業會計準則》

2、如何判斷是否屬于政府補助?

上文提到的,政府補助包括兩種性質的資產,但不包括政府作為企業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政府包括各級政府及其所屬機構,國際類似組織也在此范圍之內。注意以下兩方面:

1)政府補助是無償的、有條件的。

政府向企業提供的補助具有無償性的特點。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企業的所有權,企業未來也不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

1. 政策條件。企業以提供服務、轉讓資產等方式償還。

政府補助通常附有一定只有符合政府補助政策的規定,才有資格申請政府補助。符合政策規定的不一定都能夠取得政府補助;不符合政策規定、不具備申請政府補助資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補助。

2. 使用條件。企業已獲批準取得政府補助的,應當按照政府規定的用途使用。

2)政府資本性投入不屬于政府補助。

政府以投資者身份向企業投入資本,享有企業相應的所有權,企業有義務向投資者分配利潤,政府與企業之間是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的關系。

政府撥入的投資補助等專項撥款中,國家相關文件規定作為”資本公積”處理的,也屬于資本性投入的性質。政府的資本性投入無論采用何種形式,均不屬于政府補助。

3、如何判斷政府補助是否與日?;顒酉嚓P?

一般情況下,政府補助的成本費用如果是營業利潤之內的,或該補助與日常銷售等經營行為是否相關的,則該政府補助與日?;顒酉嚓P。

與企業日?;顒酉嚓P的政府補助,應當按經濟業務實質,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與日?;顒訜o關的政府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或沖減相關損失。

4、稅收返還是否屬于政府補助?

稅收返還是政府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辦法向企業返還的稅款,屬于以稅收優惠形式給予的一種政府補助。但是,增值稅出口退稅、個人所得稅手續費返還不屬于政府補助。

5、對于可能收到或已經收到政府補助的,上市公司應當在哪個時點予以披露?

正常來說,政府通常會對補助事項發文確認或依據相關法規支付補助資金。根據時點優先原則,上市公司應當在獲悉相關政府補助事項、收到政府部門相關函件或收到政府發放資金等,事實最先發生的時點,及時公告。

6、收益與資產指標都是對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數據嗎?

是的。收益相關的是與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數據對比,資產相關的是以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數據對比。

關于凈利潤指標的規定,即達到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10%,且金額超過100萬的,應當披露。

對于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到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10%,或者凈資產10%且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應當披露。

03

兩種政府補助相關的財稅處理

一、與收益相關

1、會計處理

可從問題3中得出,政府補助與日常相關的,計入其他收益或沖減相關成本費用;非日常相關的,計入營業外收入或沖減相關損失。

【案例1】財叔公司2020年收到政府部門發放的補助資金300萬元,受益期三年,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會計處理如下:(單位:萬元)

1)收到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300

貸:遞延收益 300

2)2020年末:

借:遞延收益 100

貸:其他收益 100

3)2021、2022年末:

借:遞延收益 100

貸:其他收益 100

2、稅務處理

根據《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一款規定: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若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則一次性計入應稅收入,但在會計上確認為遞延收益,存在稅會差異。

因此,財叔公司2020年一次性確認政府補助收入600萬元,調增200萬元,2021、2022年度各調減100萬元。

二、與資產相關的

1、會計處理

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沖減相關資產的賬面價值或確認為遞延收益。確認為遞延收益的,應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合理、系統的方法分期計入損益。按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當將尚未分配的相關遞延收益余額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增加了凈額法。

【案例】政府為鼓勵企業使用環保設備,對購置環保設備的企業予以補助。2020年財叔公司以自有資金200萬元和政府補助100萬元購入一臺價值300萬元的環保設備售價,按5年折舊,該政府補助不符合不征稅收入條件。假設企業采用全額法,會計處理如下(不考慮增值稅): 

1)收到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100

貸:遞延收益 100

2)購進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3)計提折舊:每年折舊為300/5=60 萬元

借:管理費用 60

貸:累計折舊 60

4)2020年末:政府補助對應的折舊為100/5=20 萬元

借:遞延收益 20

貸:其他收益 20

5)2021年末:

借:遞延收益 20

貸:其他收益 20

6)2022年~2024年度相同。

【案例3】假設案例2企業采用凈額法,會計處理如下(不考慮增值稅): 

1)收到政府補助時:

借:銀行存款 100

貸:遞延收益 100

2)購進固定資產時:

借:固定資產 300

貸:銀行存款 300

借:遞延收益 100

貸:固定資產 100

3)該設備賬面價值為200萬元,每年折舊為:200/5=40 萬元

4)2020年~2024年:

借:管理費用 40

貸:累計折舊 40

2、稅務處理

案例2中,2020年一次性確認政府補助收入100萬元,調增80萬元(100-20),2021-2024年度每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

案例3中,2020年一次性調增收入100萬元,固定資產計稅基礎增加100萬元,固定資產計稅基礎為300萬元,可稅前扣除折舊額為60萬元(300/5),調增折舊額20萬元(60-40),合計調增應納稅所得額80萬元 (100-20);2021年~2024然后每年調減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

政府補助處理時,財務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企業將取得的政府補助計入資本公積、其他應付款等科目,導致少繳稅款。

因此,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應計入應稅收入。在會計處理中,若計入遞延收益,應在取得當年納稅調增,以后再逐年調減。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