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存貨的賬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貨的賬務處理如下:

一、存貨成本的結轉

1、對外銷售商品的會計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庫存商品

2、對外銷售材料的會計處理

借:其他業務成本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原材料

3、包裝物的會計處理

(1)、生產領用的包裝物

借:制造費用等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2)、出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借:銷售費用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3)、出租包裝物及隨同產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二、存貨跌價準備

1、存貨跌價的計提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企業應在資產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再與己提數進行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己提數,應予補提。企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就ㄋ字v:可變現價值高于成本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2、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通常是存貨的價格回升,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的。但這個恢復的金額是有限度的,以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上限。也就是說己經轉至成本的跌價準備不能轉回。

3、企業結轉存貨銷售成本時,對于己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貨物做如下分錄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

或其他業務成本

三、存貨的盤盈與盤虧

1、盤盈

(1)、發現盤盈報批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2)、領導批準(一般情況)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3)、經查明是以下原因盤盈

在為購貨方發貨時,出現了漏發或者少發的情況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庫存商品

庫存商品需要補發給客戶,直接扣除。登記好準備發出。

購貨做賬時,賬面入庫數量比實際收貨數量小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財產損益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

這是假盤盈,其實是前面登記數量少了,實際并沒有增加。直接更改臺賬商品或原材料數量。重新計算原材料與庫存商品成本,如果己售出或使用的原材料比例在30%以下,則不用追溯,直接在以后的商品或原材料單價進行沖減即可。

發貨做賬時,賬面出庫數量比實際發貨數量大: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真盤盈了,沖減管理費用。

購貨時,可能混入了其他貨物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無人索要就沖減管理費用,切記不要做收入。

購銷貨物時,發生誤差的長期積累。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管理費用

沒法追溯了計入管理費用

2、盤虧

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

批準后:

(1)、因計量出錯造成的盤虧(假虧)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2)、管理不善導致虧損(如商品變質、損壞)

借:管理費用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這個盤虧,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盜、丟失、霉爛變質的損失,管理不善則是不正常損失中的一種,所以因管理不善導致的損失需要進項稅轉出。轉出額度為損失商品或原材料額度對應的進項稅額度。

(3)、個人賠償

借:直他應收款—xx人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貨物必須有銷項稅才能進行進項稅抵扣,一旦終止流通,需要將進項稅轉出,不得再進行抵扣。

(4)、自然災害或自然損壞: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雖然貨物也無法再流轉了,但考慮的企業已經承擔了損失,所以進項稅不用轉出了。

(5)、有保險公司賠償(如商品變質、損壞)

借:其他應收款—xx保險公司

借: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賠償與損失的差額)

貸: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