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福利納稅調整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離職后福利是指職工退休或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企業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和福利(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

企業應當將離職后福利計劃分類為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

職工稅會差異分析:看會計上確認的成本費用是否超過了稅法允許稅前扣除的標準。具體分析如下:

(一)設定提存計劃

設定提存計劃,是指向獨立的基金繳存固定費用后,企業不再承擔進一步支付義務的離職后福利計劃。

比如養老金,企業按照規定向養老基金交了之后不再承擔義務了,養老基金運營過程中會產生風險,物價會上漲,等到職工退休以后能領取多少養老金,領的錢夠不夠養老的,和企業沒有關系了。

會計規定: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應繳存金額確認為負債,同時計入當期損益或相關資產成本。預期不會在職工提供相關服務的年度報告期結束后十二個月內支付全部應繳存金額的,應當以折現后的金額計量。

稅收規定:

職工離職后福利的稅會差異如何處理?

財務工作中,你是否遇到焦頭爛額不知如何解決的問題呢?

【案例】甲企業為管理人員設立了一項企業年金:每月該企業按照每個管理人員工資的5%向獨立于甲企業的年金基金繳存企業年金,年金基金將其計入該管理人員個人賬戶并負責資金的運作。

該管理人員退休時可以一次性獲得其個人賬戶的累積額,包括公司歷年來的繳存額以及相應的投資收益。

公司除了按照約定向年金基金繳存之外不再負有其他義務,既不享有繳存資金產生的收益,也不承擔投資風險。2×15年按照計劃安排,該企業向年金基金繳存的金額為1 000萬元。

要求:編制甲企業與該年金基金繳存有關的會計分錄。

【案例解析】

會計處理:

借:管理費用              1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設定提存計劃    1 000

借:應付職工薪酬——設定提存計劃    1 0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稅收處理:符合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允許據實扣除。

(二)設定受益計劃

設定受益計劃,是指除設定提存計劃以外的離職后福利計劃。

會計規定:設定收益計劃按照4步法模型處理:

(1)確定設定受益義務現值和當期服務成本。

(2)確定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

(3)確定應當計入當期損益的金額。

(4)確定應當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額。

稅收規定:稅收中對設定受益計劃沒有專門的規定,根據實際發生原則,企業當期實際發生的金額允許稅前扣除,否則不允許稅前扣除,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要進行納稅調整。

【案例】甲企業2×15年末進行精算重估的時候發現折現率已經變為8%,假設不考慮計劃資產回報和資產上限影響的變動,甲企業由于折現率變動導致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的增加額共計500萬元。

要求:編制2×15年末甲企業有關重新計量設定受益計劃凈負債或凈資產所產生的變動的會計分錄。

【案例解析】

會計處理:

借:其他綜合收益——設定收益計劃凈負債重新計量——精算損失 5 000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設定受益計劃義務   5 000 000

【注】負債增加或損失增加,應付職工薪酬貸方增加,對方科目就是其他綜合收益,反之亦然。以后各年,以此類推。

稅收處理: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不需要進行稅務處理。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