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豁免的賬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到底什么是債權豁免?很多從事財稅工作的人員,還不是十分清楚。今天就和印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債務豁免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為了能夠及時回收賬款、減少債務風險,給予債務人一定程度的債務減免。得到債務減免的債務人,在會計核算時,會將被豁免的債務計入資本公積項目,而非企業獲得的利益,保持會計核算一貫的謹慎性原則。

什么情況會用到債務豁免?

我國目前沒有對于債務豁免制定規范的制度,一般會根據法律條文、司法解釋以及實際情況,有考量地使用債務豁免。但是,沒有規定債務豁免的明確范圍,還是給司法部門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每個地方法院對此認識的程度不一,執行起來也非常被動。

會計處理

債務豁免雙方的會計處理是不同的,我們來分開講講:

債權人方面:一般來說,會計應將債務豁免后債權的公允價值作為豁免后的賬面價值,這樣豁免前后的賬面價值就會產生一個差額,這個差額應該被計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如果是已經做好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的債權人,一般先對該差額做沖減減值準備,沖減不了的部分再計入當期損益。

債務人方面:債務被豁免后,債務人應將被豁免的債務部分作為新債務入賬,豁免前后的債務差額應確認為債務豁免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如果免除債務后的債務條款涉及或有應付金額,并且該或有應付金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的規定確認負債,債務人應將該或有應付金額確認為預計負債。債務豁免之前的帳面價值減去新債務的入賬價值與預計負債額之和后的差額,確認為債務豁免收益,并計入非營業外收入。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