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返聘人員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退休人員積累了三十余年的豐富經驗,是一座行走的知識寶庫,值得后輩多多學習。很多退休的前輩也很想在退休后能發揮自己的余熱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因此很多退休人員選擇接受企業的退休返聘。那么退休返聘會涉及到哪些財稅問題呢?

本文就和大家簡單說說關于退休返聘涉及到的社保、工資、經濟補償金等問題。

一、退休返聘人員的工資是屬于“職工薪酬”還是“勞務報酬”

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就自動到期了。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屬于勞務合同,與用人單位的關系只是勞務關系,因此其工資類型屬于勞務報酬!

二、關于退休返聘人員工資涉稅問題

1.退休人員的退休金不需要繳納個稅。符合延長離退休年齡的高級專家從所在單位取得的工資、補貼等也視同離退休工資免稅。

2.如果是退休人員再任職取得的收入需要繳納個稅。比如:王伯伯退休了,他領的退休金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但是王伯伯用自己的特長去給老人大學講授攝影課程,培訓機構給王伯伯的工資超過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標準后是需要繳納個稅的。

3.退休返聘人員雖然簽訂的是勞務合同,但也存在可以按“工資薪金”申報個稅的可能。區別退休返聘人員是按“工資薪金所得”還是按“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稅,需要看退休返聘人員做的是什么工作。如果從事的是相對獨立的工作且不存在考勤管理,比如說從事咨詢或承包設計工作,就屬于“勞務報酬所得”。

三、關于退休返聘人員的社保問題

單位為員工繳納社保,其中社保繳費中包含單位繳費與個人繳費兩部分。接下來我們分別來說說退休返聘人員社保繳費中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

(1)單位繳費部分:單位繳納為退休返聘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可以采用職工工資總額也可以采用本單位職工個人繳費工資總額基數,但需要注意按當地統一的核定方法。

(2)個人繳費部分:退休返聘人員不需要繳納社保費中個人繳費部分。因為退休之后,與單位的勞動合同已經自動終止,因此不存在社保個人繳費部分啦!

四、退休返聘人員工資適用基數問題

1、工會經費

根據工會章程的規定,退休人員可保留工會會籍,保留會籍期間免交會費。退休人員是否需要繳納工會經費則以當地工會的要求為準。若當地的政策要求退休返聘人員需要繳納工會經費,那么以退休返聘人員工資為基數計算繳納的工會經費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2、職工教育費和福利費

一般企業的教育培訓經費按工資總額的1.5%-2.5%提取,一般企業按工資總額的1.5%提取,經濟效益特別好的企業按照2.5%提取。退休返聘人員的職工教育經費也基本是按職工工資總額1.5%-2.5%提取。

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返聘人員的職工教育經費和職工福利費可以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3、殘保金

退休返聘人員不納入殘保金的職工人數。因為一旦退休,與任職單位的合同就自動到期且與任職單位不能再簽訂勞動合同,因此不納入殘保金計算的職工人數。

五、退休返聘人員的經濟補償金問題

1、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在勞動關系中是基本的社會保險。但是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屬于勞務關系,法律上并未強制要求用人單位給退休返聘人員購買工傷保險。很多退休返聘人員因工作造成人身傷害由此產生的費用賠償問題導致糾紛。這些問題在簽訂勞務合同的時候需要特別注意規避這些到時候糾紛的可能情況。

2、加班補償

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屬于勞務合同,其受領的經濟利益屬于薪酬,不適用勞動法所規定的加班費用。但是,若退休返聘人員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更高,同樣單位時間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更大,用人單位也不應當拒絕支付加班費用。

3、勞務解除

針對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務關系,假如需要解除勞務關系時,用人單位需要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是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之間只是勞務關系,不存在經濟補償的問題。

假如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若屬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案范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受理。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職工勞動關系受《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勞動法律法規的嚴格約束。但是退休返聘人員與用人單位的勞務關系則不同,勞務關系只受《民法典》的約束。

對于退休返聘人員,單位的權利和義務相對比較簡單。單位與退休人員的關系是你情我愿,只需要對退休返聘人員的勞動力價值給予相應的報酬即可。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