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性房地產處置分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1.投資性房地產用于出租、保值增值或二者兼有

2.對于空置建筑物,只要管理當局作出正式書面決議,打算租出,則決議當日即定義為投資性房地產

3.對于在建房產,只要管理當局作出正式書面決議,擬在房產完工后出租使用,則決議當日即定義為投資性房地產

4.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不折舊、不攤銷、不提減值

5.期末公允價值的變動部分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房產處置時轉入其他業務成本

6.交易性金融資產,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都不提減值

7.投資性房地產成本轉公允

借:投資性房地產--公允

借: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借: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放地產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責

貸:盈余公積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投資性房地產的處置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借:其他業務成本

借: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借: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放地產

成本模式下處置投資性房地產的損益影響(或營業利潤影響)=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

公允的

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

貸:其他業務成本

貸:投資性房地產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其他業務成本

借:其他綜合收益

貸:其他業務成

公允模式下處置投資性房地產的損益影響(或營業利潤影響)=①其他業務收入-②其他業務成本+④其他業務成本的沖減

甲公司2020年12月31日購入一棟辦公樓,實際取得成本為3000萬元。該辦公樓預計使用年限為3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稅法口徑與會計一致,所得稅率為25%。因公司遷址,2022年1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租賃協議。該協議約定:甲公司將上述辦公樓租賃給乙公司,租賃期開始日為協議簽訂日,租賃2年,年租金150萬元,每年支付一次。租賃協議簽訂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3200萬元。甲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2022年12月31日,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40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

借:固定資產 3000

貸:銀行存款 3000

3000/30=100 折舊

借:銀行存款 15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50

借:投資性房地產 3200

借: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100

貸:固定資產 30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3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75

貸:遞延所得稅負責 75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借:投資性房地產 8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00

甲公司將一棟商業大樓出租給乙公司使用,并一直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稅法對其成本模式計量口徑是認可的。2018年1月1日,由于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成熟,具備了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條件,甲公司決定對該投資性房地產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該大樓原價6000萬元,已計提折舊3500萬元,當日該大樓的公允價值為7000萬元。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所得稅率為25%,

借:投資性房地產 7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35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600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125

貸;盈余公積 337.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037.5

乙公司于2017年8月31日自行建造的辦公大樓達到了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建設期間耗費工程物資1638萬元,并領用了本企業生產的庫存商品一批,成本160萬元,計稅價格200萬元,增值稅率為13%,另支付在建工程人員薪酬362萬元。該辦公樓預計使用壽命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60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19年1月1日乙公司將該辦公大樓租賃給丙公司,租賃期為10年,年租金為240萬元,租金于每年年末結清,乙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與該辦公大樓同類的房地產在2019年年初的公允價值為2200萬元,2019年年末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400萬元。2020年1月,乙公司以2500萬元的價格將該項辦公大樓轉讓給丙公司。

借:在建工程 1638

貸;工程物資 1638

借:在建工程 160

貸:庫存商品 160

借:在建工程 362

貸:應付職工薪酬 362

借:固定資產 2160

貸:在建工程 2160

2160-60)/20/12=8.75*4=35

2160-60)/20=105

105+35=140

借:管理費用140

貸:累計折舊 140

借:投資性房地產 2200

借:累計折舊 140

貸:固定資產 2160

貸:其他綜合收益 180

借:其他綜合收益 4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45

借:銀行存款 24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40

借:投資性房地產 200

貸:公允減值變動損益 200

借:銀行存款 25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25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24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2400

借:公允減值變動損益 200

貸:其他業務成本 200

借:其他綜合收益 180

貸:其他業務成本 180

2500-2400+180*0.75=235

豐達公司是一家大型物流企業,適用所得稅率為25%,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每年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2年~2×12年發生如下經濟業務:

①豐達公司于2×02年12月31日購置一棟辦公樓,買價為1000萬元,相關稅費34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50年,假定土地使用權與地上建筑物無法合理分割。該房產預計殘值收入40萬元,預計清理費用6萬元。豐達公司采用直線法對此房產提取折舊。

借:固定資產 1034

貸:銀行存款 1034

1034-34)/50=20

借:管理費用 20

貸:累計折舊 20

②2×06年1月1日豐達公司將該辦公樓對外出租,租期10年,每年初收取租金30萬元,當天即為出租日。因同地段的房地產交易不活躍,無法合理獲取房產的公允價格,豐達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

20*3=60

借:銀行存款 30

貸:其他業務收入 30

借:投資性房地產 1034

借:累計折舊 60

貸:固定資產 1034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60

③2×08年末因國家宏觀調控,此辦公樓發生事實貶值,預計可收回價值為550萬元,預計使用期限未變,預計凈殘值調整為22萬元。

20*6-120

1034-120=914

914-550=364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 364

借:資產減值損失 364

貸;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364

④2×10年初因豐達公司所在城市在此辦公樓附近建開發區,帶來周過房產交易活躍,豐達公司據此將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模式改為公允計量模式,根據2010年初周邊房產的市場價格推定此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1000萬元

550-22)/44=12

550-12=538

借:投資性房地產 1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132

借: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364

貸:投資性房地產 1034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89 ( 356×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6. 5 {[1000-(1034-20×7)]×25%}

貸:盈余公積 34. 65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11. 8

⑤2×10年末此辦公樓公允價值為1020萬元

借:投資性房地產 2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

⑥2×11年末此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1015萬元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

貸:投資性房地產 5

⑦2×12年初豐達公司將該辦公樓在房地產交易所出售,成交價為1300萬元,假設不考慮相關稅費借:銀行存款 13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3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1015

貸:投資性房地產 1015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

貸:其他業務成本 15

由此追加的營業利潤=1 300-1 015=285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