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補助收入要交企業所得稅嗎(企業應該如何納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為了促進疫情期間的經濟發展,政府施行了很多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也直接將補貼發放至各企業。那么,收到政府補貼的企業,應該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在稅務上,又該如何繳納呢?

賬務處理

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和債務重組利得、盤盈利得、捐贈利得、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都屬于企業的“營業外收入”。當企業獲得這種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時,根據補助的用處不同,有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被用來補償企業后期的相關費用和損失的,屬于企業的遞延收益,財務應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將其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

如果企業收到的政府補助被用來補償企業已經發生的相關費用和損失,那么直接計入當期損益或沖減相關成本即可。

稅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方面: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如果是從縣級以上的人民政府財政或其他部門取得的財政性資金,那么只要滿足下面三個條件,就可以不被作為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之前扣除:

能夠提供規定了資金專項用途的資金撥付文件;

撥付資金的政府部門,對于撥付給企業的資金有專門的資金管理辦法和具體管理要求;

企業應對該資金進行單獨核算,該資金后續發生的支出也應該單獨核算。

土地增值稅方面:企業取得的土地方面的補助,一般是取得返還土地的出讓金或者和土地出讓相關的獎勵款,企業在取得這些款項后,應沖減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金額。雖然在實務中,稅務總局并沒有對企業取得土地返還款后應該如何進行土地增值稅方面的處理,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地方政策,進行相關操作。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