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實際成本的例題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某企業對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號,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400萬,材料成本差異貸方于額為6萬. 本月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為2000萬.材料成本差異借方發生額為12萬.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600萬.該企業2008年12月31號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為多少?

期初余額+本期增加-本期減少=期末余額(計劃):400+2000-1600=800(萬元)

計劃金額×(1±材料成本差異率)=實際金額:800×(1+0.25%)=802(萬元)

材料成本差異在貸方時為節約差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17000-10000)/(1000000+1700000)*100%= -1%

5月31日原材料的實際成本=(1000000+1700000-1200000)+ -1%*(1000000+1700000-1200000)=1 485 000

實際成本作價與計劃成本作價的區別

材料實際成本指企業按照材料實際價格計算的材料成本。

企業在進行材料平時核算業務中,既可以采用實際成本作價,也可采用計劃成本作價。

兩種不同的作價方法,材料核算的業務處理也不一樣。

在采用材料實際成本作價時,材料明細分類帳中收發金額都要按照材料實際成本計價結算,至于倉庫中的材料卡片,只登記收發數量,不計算金額。

對于材料憑證的計價。

收料憑證要根據發料價格及采購費用確定,其中能直接計入某種材料實際成本的,可以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可按一定標準在各種材料之間進行分攤。

至于發料憑證的計價,由于材料多系分批采購、分批領用,而每次實際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后進先出法等多種,企業選定某種方法后,就不能隨意改動。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