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做財務報表時,很多人分不清楚表結法和賬結法的區別。其實兩個報表所涵蓋的內容不同,賬結法將在賬上結出的各損益類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中。
什么是表結法
表結法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獲得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平時各月不通過"本年利潤"賬戶轉賬核算,而是利用"利潤表"計算并反映出來的方法。采用表結法時,損益類賬戶平時不結轉余額,年終時一次對應結轉到"本年利潤"賬戶。
即用"利潤表"結轉期末損益類項目,計算體現期末財務成果的方法。每月月末只結出損益類科目(包括期間費用)的月末余額,但不結轉到"本年利潤" 科目,只有在年末結轉時才使用"本年利潤"科目。"本年利潤"科目集中反映當年利潤財務費用的本月發生額合計并填入利潤表的本月欄,將本月余額填入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欄,科目不結轉。表結法在平時
直接在利潤表結轉,省去了轉賬環節并可以從科目余額得出本年累計的指標,同時并不影響利潤表的編制及有關損益指標的利用。到了年末再使用賬結法結轉整個年度的累計余額。
什么是賬結法
賬結法是每個會計期間期末將損益類科目凈期末余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損益類科目月末不留余額。資產負債表上本年利潤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實際余額。
每個會計期間期末將損益類科目凈期末余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中,損益類科目月末不留余額。資產負債表上本年利潤科目填列的是科目實際余額。賬結法下每個月末需要將損益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表結法和賬結法的區別
表結法下,各損益類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結計出本月發生額和月末累計余額,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將損益類科目的本月發生額合計數填入利潤表的本月數欄。同時將本月末累計余額填入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欄,通過利潤表計算反映各期的利潤(或虧損)。
賬結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編制轉賬憑證,將在賬上結計出的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月余額反映當月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
年度終了,企業還應將“本年利潤”科目的本年累計余額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本年利潤”為貸方余額,借記“本年利潤”科目,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如為借方余額,做相反的會計分錄。結轉后“本年利潤”科目應無余額。
- 上一篇:壞賬準備借貸方向表示什么
- 下一篇:一般納稅人能開普票嗎
-
車輛違章罰款計入什么科目
在如今的車輛管理制度中,車輛違章罰款成為了大多數車主每年的不可避免的財務支出之一。與此同時,車輛違章罰款也成為了財務處理中的重要科目之一。首先,車輛違章罰款屬于支出
-
服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二級科目怎么設置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服務行業的主要收益來源。一般來說,服務行業的主要收益來源有兩個方面,一是服務費用,二是銷售收入。因此,在設置服務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二級科目時,我們需要考慮這
-
壞賬損失計入哪個科目(壞賬損失的賬務處理方法)
溫馨提示:企業逾期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在會計上已作為損失處理的,可以作為壞賬損失,但應說明情況,并出具專項報告。一年過去,新的一年財務人們是不是又發現了一些追不回、討不到的壞賬呢
-
無形資產攤銷都計入哪些會計科目里面
答:無形資產攤銷額應當按照無形資產的不同用途計入不同科目。若是自用時,則計入管理費用;若是出租時,則計入其他業務成本;若是專門用于生產產品,則計入制造費用或者生產成本。可以
-
未分配利潤算什么會計科目(會計分錄)
未分配利潤屬于所有者權益科目,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相對于所有者權益的其他部分來說,企業對于未分配
-
盤盈的固定資產計入什么科目(盤盈資產如何確定入賬價值)
盤盈資產如何確定入賬價值?盤盈的資產大家首先想到肯定是固定資產,但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資產也需要納入考慮范圍。答:盤盈的固定資產,應按以下規定確定其入賬價值:1同類或類似固定資產存
-
存貨跌價準備是屬于什么科目
兩者的差額即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企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
-
稅金及附加屬于什么科目借貸方向
稅金及附加是損益類科目。稅金及附加是損益類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貸方表示減少。期末,應將本科目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科目應無余額。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
-
企業存貨具體涵蓋哪些內容科目?
實際上過多過少都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首先存貨在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差,存貨過多會影響資金的使用。而且存貨的價格并不唯一,受市場影響會有相應的價格波動,如果價格下降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
-
“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反映的內容是什么
“應交增值稅”明細科目反映的內容是什么,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皯辉鲋刀悺泵骷毧颇康慕璺桨l生額,反映企業應稅行為的進項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