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稅前扣除的規定是怎樣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一次性稅前扣除的規定是怎樣的,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

一次性稅前扣除的規定是怎樣的?

根據財稅〔2018〕54號文件《關于設備器具扣除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以下簡稱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

(一)所稱設備、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資產(以下簡稱固定資產);所稱購進,包括以貨幣形式購進或自行建造,其中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包括購進的使用過的固定資產;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于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確定單位價值,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以竣工結算前發生的支出確定單位價值。

(二)固定資產購進時點按以下原則確認:以貨幣形式購進的固定資產,除采取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外,按發票開具時間確認;以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的固定資產,按固定資產到貨時間確認;自行建造的固定資產,按竣工結算時間確認。

二、固定資產在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所屬年度一次性稅前扣除。

三、企業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的,其資產的稅務處理可與會計處理不一致。

四、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經營核算需要,可自行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未選擇享受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的,以后年度不得再變更。

五、企業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修訂后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的規定辦理享受政策的相關手續,主要留存備查資料如下:

(一)有關固定資產購進時點的資料(如以貨幣形式購進固定資產的發票,以分期付款或賒銷方式購進固定資產的到貨時間說明,自行建造固定資產的竣工決算情況說明等);

(二)固定資產記賬憑證;

(三)核算有關資產稅務處理與會計處理差異的臺賬。

六、單位價值超過500萬元的固定資產,仍按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06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68號)等相關規定執行。

稅前扣除項目有哪些?

稅前扣除項目:

1。工資、薪金支出

企業實際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據實扣除。

2.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

(2)企業撥繳的工會經費,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2%的部分,準予扣除。

(3)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黨組織工作經費

(1)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全資和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企業)納入管理費用的黨組織工作經費,實際支出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2)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工作經費納入企業管理費列支,不超過職工年度工資薪金總額1%的部分,可以據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4.保險費

(1)企業依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準為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等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準予扣除。

(2)企業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在本企業任職或者受雇的全體員工支付的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分別在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5%標準內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的部分,不予扣除。

(3)除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特殊工種職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險費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業保險費外,企業為投資者或者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4)企業職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發生的人身意外保險費支出,準予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5)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

(6)企業參加雇主責任險、公眾責任險等責任保險,按照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5.業務招待費

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業務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6.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

(1)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結轉以后納稅年度扣除。

(2)自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化妝品制造或者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3)煙草企業的煙草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一律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7.公益性捐贈

(1)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于符合法律規定的慈善活動、公益事業的捐贈。

(2)企業當年發生以及以前年度結轉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3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3)企業對公益性捐贈支出計算扣除時,應先扣除以前年度結轉的捐贈支出,再扣除當年發生的捐贈支出。

(4)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用于目標脫貧地區的扶貧捐贈支出,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據實扣除。企業同時發生扶貧捐贈支出和其他公益性捐贈支出,在計算公益性捐贈支出年度扣除限額時,符合條件的扶貧捐贈支出不計算在內。

8.利息費用

(1)非金融企業向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業的各項存款利息支出和同業拆借利息支出、企業經批準發行債券的利息支出,可以據實扣除。

(2)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以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9.借款費用

(1)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予扣除。

(2)企業為購置、建造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經過12個月以上的建造才能達到預定可銷售狀態的存貨發生的借款,在有關資產購置、建造期間發生的合理的借款費用,應予以資本化,作為資本性支出計入有關資產的成本;有關資產交付使用后發生的借款費用,可在發生當期扣除。

10.租賃費

(1)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

(2)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11。稅金

納稅人按照規定繳納的消費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等,可以在稅前扣除。

12.損失

企業發生的損失,減除責任人賠償和保險賠款后的余額,依照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的規定扣除。

13.手續費及傭金支出

(1)保險企業

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險企業發生與其經營活動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當年全部保費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額的18%(含本數)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超過部分,允許結轉以后年度扣除。

(2)非保險企業

除另有規定外,非保險企業發生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服務協議或者合同確認的收入金額的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14.其他項目

(1)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2)企業轉讓各類固定資產發生的費用,允許扣除;企業按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費、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費,準予扣除。

(3)企業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有關規定提取的用于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準予扣除。

(4)匯兌損失

除已經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5)依照有關規定準予扣除的其他項目,如會員費、合理的會議費、差旅費、違約金、訴訟費等。

以上整理的資料內容,就是我們針對"一次性稅前扣除的規定是怎樣的?"這一問題的全部解答。固定資產想要符合一次性稅前扣除的條件的話,首先其單位價值不能查過500萬元才行。在此,小編還整理了稅前扣除項目,希望對大家理解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