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身份置換金如何交納企業所得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取得身份置換金如何交納企業所得稅,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

取得身份置換金如何交納企業所得稅

公司改制時是負凈資產,政府撥了一筆身份置換金,已記入"專項應付款",尚未支付,是否應立即就這筆款項交納企業所得稅?是否可以先不繳所得稅而在使用時沖減"專項應付款",再將不需支付的部分交企業所得稅?

貴公司取得的政府撥付的身份置換金,屬于《企業會計準則16號--政府補助》的核算內容。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關于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6301 營業外收入規定:本科目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公司取得的這部分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按新會計準則的規定應計入"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科目。但在稅法中,應構成應納企業所得稅收入總額中其他收入的"補貼收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除國務院和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明確規定的不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原則上均應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收入總額。"而不能僅將不需支付的部分納稅。

什么是身份置換金,給付依據是什么

1、什么是身份置換金

指國企職工因企業改制,身份由原有的國有或大集體職工身份置換為非國有企業合同制職工,置換身份時,解除原有勞動關系給予的對價補償金。

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轉為國有企業的,沒有身份置換金,改革前后工齡可以合并計算。國有企業改為非國有企業的才有身份置換金。改制時,已經退休成不在崗位,不予補償。

通常會按年制定標準,結合工齡進行補償。有的是直接給予現金補償,有的是直接轉換為改革后,向企業投資入股的股金或借款。但不得強迫。

2、身份置換金的制定依據

身份置換金是由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門制定標準組織落實的。 制定時的依據往往散見于國家及地方的一些指導性政策和文件。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各地大多是以經濟賠償金形式進行支付。有的地方就明確指出置換金就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如南寧。

因此,身份置換金大多是參考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的標準制定的。當然也就會有階段性政策的變化,并且各地的標準不同。

3、身份置換金的常見給付標準

在實操中,現階段絕大多數地區是以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作為賠償下限,社會平均工資的三倍作為賠償上限的 。

如果職工的原工資收入介于上下限之間,通常按工資實際收入標準進行補償。也有些地區是分檔進行補償。

如果職工的原公資收入下限,通常按下限計算。如果職工的原工資收入超出上限,通常按上限計算。具體還要以地方政策為準。

取得身份置換金如何交納企業所得稅介紹了,這個是需要正常繳納企業所得稅的,因為企業所得稅除了稅務主管部門明確規定的不征收企業所得稅之外,其他都是需要繳納的,這個身份置換金也是一樣的,更多相關財稅方面的內容,敬請關注本網的更新!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