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部控制設計的原則是什么,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原則是指企業在建立和設計內部控制體系時必須遵循和依據的客觀規律和基本法則。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應依據內部控制的理論和規范,借鑒內部控制先進經驗,立足于企業實際,在企業整體有效的視角中來構建科學、合理、動態的內部控制體系。設計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需要定期進行評價,并根據業務變化而隨時修改。
內部控制制度設計,主要有如下幾條原則:
一、系統完整原則
內部控制是一個全方位的整體,它滲透于企業經營活動整個過程并貫穿于經營活動的始終。系統完整原則要求:在設計內容上,必須突破會計控制的局限,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中,結合治理層面和管理層面去構建內部控制,以確保管理層能有效地付出管理活動、能有效地利用企業資源,員工有效地從事具體業務的操作,信息使用者能獲得相關、可靠的企業信息。
在設計對象上,內部控制制度應該包括對人的約束和激勵、各項業務活動的控制。在設計流程上,既應考慮各流程中的風險控制點,又應考慮各控制要素、控制過程之間的相互關聯,使各業務循環或部門的子控制系統有機構成企業的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系統,保證企業經營活動在預定的軌道上進行。
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還應關注制度的嚴謹性和完善性,講究控制實效,把握控制要點,全面、準確地對企業經營的全過程做出有效的控制。
二、相互牽制原則
相互牽制原則,是指一項完整的經濟業務活動,必須分配給具有互相制約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職位,分別完成。即在橫向關系上,至少要由彼此獨立的兩個部門或人員辦理以使該部門或人員的工作接受另一個部門或人員的檢查和制約;在縱向關系上,至少要經過互不隸屬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崗位和環節,以使下級受上級監督,上級受下級牽制。其理論根據是在相互牽制的關系下,幾個人發生同一錯弊而不被發現的概率,是每個人發生該項錯弊的概率的連乘積,因而將降低誤差率。需要分離的職責,主要是:授權、執行、記錄、保管、核對。
三、協調配合原則
協調配合原則是指各項經營管理活動中,各部門或人員必須相互配合,各崗位和環節都應協調同步,各項業務程序和辦理手續需要緊密銜接,從而避免相互扯皮和脫節現象,減少矛盾和內耗,以保證經營管理活動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協調配合原則是對相互牽制原則的深化和補充。
四、成本效益原則
成本效益是體現企業經營成果和競爭能力的主要目標。貫徹成本效益原則,即要求企業必須科學地進行經營管理,力爭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五、整體結構原則
企業內部控制系統,必須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項要素,并覆蓋各項業務和部門。換言之,各項控制要素、各業務循環或部門的子控制系統,必須有機構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架構。這就要求,各子系統的具體控制目標,必須對應整體控制系統的一般目標。
六、目標導向原則
目標是控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控制的最高宗旨就是實現預定的目標。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終極目標是確保企業系統的整體有效性。目標導向原則指企業應根據控制目標設計內部控制過程。基于企業整體效率視角的內部控制的目標分為兩個層次:企業內部治理控制目標----確保董事會在公司中的作用及對公司和股東的受托責任;管理控制目標----提高企業經營的效率和效益。實現治理控制目標主要采用股東會、監事會對董事會和總經理的監督與控制機制。
七、有效控制風險原則
有效控制風險原則指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應密切關注實施主體使命、具體目標過程中面臨的各種風險,有針對性地設計內部控制措施,使風險降低到企業可以忍受的合理水平。有效控制風險原則要求:管理當局應采取恰當的程序去設定支持主體使命的目標,識別影響目標實現的各種風險并進行評估,在企業愿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和所能接受的目標偏離程度的基礎上,采取回避、承擔、降低和分擔的風險應對措施,使企業目標順利得以實現。
八、合規性原則
合規性原則指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有關政府監管部門的監管要求。合規性是企業從事經營、創造價值、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前提,是一種約束性條件。合規性原則要求:在構建內部控制制度時,企業既要遵循一般法律法規,如公司法、稅法、合同法、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又要根據自身行業特點和性質,遵循行業內部控制規范,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等。
九、靈活性原則
靈活性原則是指進行內部控制設計時應根據不同的控制類型靈活采用不同的策略。按事件和風險是否有規律可循,控制可分為結構化控制、半結構化控制、非結構化控制。
以控制時序為標志,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企業單位為防止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在應用時發生偏差,而在行為發生之前所實施的內部控制,事前控制多數是屬于非結構化控制。事中控制,是指企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針對正在發生的行為所進行的控制,事中控制則是半結構化控制。事后控制一般是結構化控制。
- 上一篇:防范工程腐敗的審計措施
- 下一篇:哪些需要進項稅額轉出
-
收入確認原則有哪些(營業收入包括哪些?)
營業收入主要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二部分。營業收入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營業收入是企業會計核算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營業收入彌補營業成本,以
-
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那么,在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呢?以下將為大家解析關于財務管理的九大基本原則!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使股
-
稅前扣除憑證管理中遵循的原則
稅前扣除憑證管理中遵循的原則,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真實性原則。這是稅前扣除憑證管理的首要原則??鄢龖{證反映的,企業發生的各
-
銀行結算的原則
銀行結算的原則,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銀行結算是指通過銀行賬戶的資金轉移所實現收付的行為,即銀行接受客戶委托代收代付,從
-
銀行存款的管理的原則
銀行存款的管理的原則,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銀行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銀行存款管理,是指國家、銀行、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等有關各方對銀行存款
-
稅收的原則是什么
稅收的原則是什么,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稅收的原則是什么一、稅收效率原則稅收效率原則就是通過稅收實現效率目標,包括提高資源配置
-
會計核算都有哪些原則?
會計核算都有哪些原則?會計核算也稱會計反映,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尺度,對會計主體的資金運動進行的反映。1、客觀性原則客觀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必須以實際發生的
-
稅務行政訴訟的概述及基本原則
一、稅務行政訴訟的概念稅務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稅務行政
-
成本管理的四項原則
1、成本管理措施現實化。管理措施現實化,是指成本管理的措施要符合企業的生產實際,針對企業生產經營
-
會計賬簿設置的原則是什么?
每一個會計主體都應當根據本單位經濟業務的特點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設置一套適合自己需要的會計賬簿。設置賬簿應當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