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劃轉國有劃撥土地要交契稅嗎,關于契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
劃轉國有劃撥土地要交契稅嗎
答: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準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使用權不征收契稅,轉讓時補繳。
一、根據《契稅暫行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是指下列行為:
1、土地使用權轉讓,包括出售、贈與和交換;
2、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
3、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稅不屬于契稅的征收范圍。
二、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第二條規定,先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后經批準改為出讓方式取得該土地使用權的,應依法繳納契稅,其計稅依據為應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和其他出讓費用。
三、《契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經批準轉讓房地產時,應由房地產轉讓者補繳契稅。其計稅依據為補繳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費用或者土地收益。
四、以劃撥方式承受國有土地主要是: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
什么是契稅?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稅收。契稅除與其他稅收有相同的性質和作用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征收契稅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征稅,契稅征收機關便以政府名義發給契證,作為合法的產權憑證,政府即承擔保證產權的責任。因此,契稅又帶有規費性質,這是契稅不同于其他稅收的主要特點。(2)納稅人是產權承受人。當發生房屋買賣、典當、贈與或交換行為時,按轉移變動的價值,對產權承受人課征一次性契稅。(3)契稅采用比例稅率,即在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行為時,對納稅人依一定比例的稅率課征。
以上詳細介紹了劃轉國有劃撥土地要交契稅嗎,也介紹了什么是契稅。作為一名享受劃撥土地的企業的會計人員,一定要明白,劃撥的國有土地再次劃轉的時候,其實是需要交納契稅的。如果你閱讀了本文,不是很明白,那么咨詢一下數豆子在線老師吧。
以上就是關于劃轉國有劃撥土地要交契稅嗎的詳細介紹,更多與契稅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 上一篇:企業傭金收入增值稅稅率是多少
- 下一篇:工程施工科目月底處理怎么做分錄
-
契稅是一種什么稅?契稅簡單理解
有了解過契稅的小伙伴,都知道其實契稅有四種情況是可以免征契稅的嗎?如果不知道的話,那么不妨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學習一下吧!在規定標準以內,下列情況是不需要繳納契稅的:注意啦!上述情況也
-
家庭財產分割會繳納契稅嗎
家庭財產分割會繳納契稅嗎?對享有家庭財產共有權的成員,承受被分割家庭財產,不征收契稅;對不享有家庭財產共有權的成員,承受被分割家庭財產,應按照贈與行為征收契稅.根據《中
-
公司分立是否繳納契稅
公司分立是否繳納契稅,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公司分立是否繳納契稅公司約定分立為兩個或兩個以上與原公司投資主體相同的公司,對分立后公司承受原公司土地、房屋權屬,免征契稅。契
-
公司購買房產繳納契稅如何做賬
公司購買房產繳納契稅如何做賬,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答:企業取得的房屋可直接使用的,在取得時按應納的契稅稅額外負擔,先記入
-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應作為契稅計稅依據嗎
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應作為契稅計稅依據嗎,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計征契稅的相關政策規定1、《中華人民共
-
契稅優惠有哪些特殊規定
契稅優惠有哪些特殊規定,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吨腥A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中規定的有: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
-
購房契稅繳納時間如何確定
購房契稅繳納時間如何確定,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房屋契稅繳納時間:?應當自納稅義務發生之日起10日內,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
-
房地產企業承建保障房能否享受契稅減免
房地產企業承建保障房能否享受契稅減免,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問:我公司是房地產開發企業,政府批準我公司承建商品房和保障房,
-
拆遷勞務費是否需要繳納契稅
拆遷勞務費是否需要繳納契稅,關于勞務費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關契稅問題的通知》
-
繼承土地、房屋權屬是否應繳納契稅
繼承土地、房屋權屬是否應繳納契稅,關于契稅的問題一直是各位會計們關注的,本文數豆子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