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的預提是什么意思?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會計中的預提是什么意思?所得稅中的"稅"是指所得稅,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預提是指扣留、預扣的意思。原則上業務費是不可以預提進費用帳的。一般只有租金、保險費、短期借款利息等采取預提。而且在年底時不得有余額。余額要沖減費用或并入利潤征所得稅。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會計中的預提是什么意思。
  現在已經不建議使用“預提費用”這個科目了,其實這個科目就是核算一些本應是當期的而又未實際支出的費用,例如,當月已經發生的水電費,這是屬于當期的數據,但水費一般兩個月才支付一次,如果這個月沒有支付水費,也不能說明這個月沒有用水啊,因此我們就要先計提這一筆水費,用以計算當期損益。假若本月沒有計提這筆水費,那么下個月的水費支出就會增大了,費用也虛增了,這就影響利潤的計算,以前的人會這樣使用預提費用這個科目,仍以這個水費為例吧,
  借:制造費用
  貸:預提費用
  (當然這個“制造費用”是要結轉到“生產成本”科目中,才能影響損益表的)
  但現在就應該這樣寫
  借:制造費用
  貸:應付賬款
  當下月要支付水費時,
  借:制造費用 (當月數)
  應付賬款 (上月數)
  貸:銀行存款
  這樣各月的費用就能分清楚了,不會影響當期損益的計算
  
  會計中的計提和預提
  計提是基于實在的情況,如,本月發生的收入已經有了確定的金額,月末按實際收入金額計算提取營業稅及附加;上月人員的考勤和其他薪資資料已經有了,已經能知道本期的工資是多少了,在此基礎上計提的實際的應該發生的數等等。因此,計提重在計,即有實際根據,可以計算,費用屬于本期,計算出來,提在期。
  預提是基于知道某種費用會發生,但不能確切發生數,但同時這個數又與現在有關聯,比如,修理費用,它是因為現在使用設備而造成設備將來要修理,為體現權責發生制,故在費用實際發生前,把它預提出來,合理計入費用應承擔期。重在預字,有理由相信它會發生,但不能確切地知道數額,無法計算,但費用應該由本期到費用實際發生期間承擔,故預先提出來,計入相應期。
  賬戶性質不同,但都是為了把費用分期,計提是按將銷售收入計提印花稅、水利基金之類,本月提下月就要付的,計提的基礎確定,預提是象租金類,每個月預先提出,一年付一次,有預估的成份?!?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