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每個月需要計提哪些?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會計每個月需要計提哪些?計提就是計算和提取。按規定的比率與規定的基數相乘計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個規定的基數上(如支付的合法員工薪酬),乘以規定的比率(如應付福利費全國規定的都是工資的14%),按此方法計算出來的就是應提取的應付福利費過程,計入應付福利費科目就是對后一句話的解釋。接下來小編就告訴你會計每個月要計提什么。
  一、計提的原因
  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本來沒有實際資金的流動,但是應當歸結為當期的費用時就要計提。
  舉個例子,公司發12月份的工資,往往是壓你一個月,也就是一月份才會實際收到屬于12月的工資,但是公司做賬的時候卻要在12月份把12月份的工資計提出來,因為是當月的費用,即使當月沒有發放,也要計提。
  二、計提情況
  1、計提折舊,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
  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
  銷售費用等
  貸:累計折舊
  2、計提工資
  借:管理費用
  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
  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
  3、如果有提前預付或者以后累積支付的各種款項,例如房租等,需要在受益期分攤或計提
  借:管理費用
  制造費用
  生產成本
  銷售費用等
  貸:應付賬款
 
  會計中的計提是什么意思?
  一項費用支出,其受益期往往不是與支付時在同一個會計期間。所以,有些費用支出是預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后,有些費用支出是累積起來支付的,受益期在支付之前。在支付之前的,一般是按攤銷方法,將該費用攤銷到各受益期間的費用里去。而款項支付在后的,就需要預先在各受益期先做費用,形成負債,最后累計支付,這種情況就是計提,
  例如:
  本月員工上班,應該放工資,但是一般在下月發放,也就是說,本月的工資是本月發生的費用,但實際支付卻在下月,所以將工資做進本月的操作就是計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