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計現在多少錢,網課費用在200-1000之間,還是很劃算的。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個人所得稅籌劃實例
方小華是全國著名的企業營銷管理專家,最近他被某大型企業集團聘為常務副總裁,主管集團營銷業務。該集團董事會允諾,扣除規定的社保費、住房公積金后,每年給予方小華不少于45萬元的年薪。同時,因為方小華還擔任集團下屬子公司董事會的董事,每年可獲得董事費收入5萬元。這樣,方小華每年的稅前收入可達50萬元。公司支付報酬的方式是否合理?方小華就公司的報酬發放問題請教稅務專家。注冊稅務師事務所的稅務專家為其進行了以下籌劃。
籌劃思路
在大的企業集團,高級管理人員在擔任行政職務的同時往往會兼任集團或下屬子公司的董事,相應地會獲得一筆董事費收入。董事費收入從本質上說具有勞務服務性質,因此個人的董事費收入應作為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20%-40%的比例稅率。個人的年薪收入則應按照工資薪金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適用5%-45%的超額累進稅率。這兩種稅目之間的稅率差異為我們進行稅收籌劃提供了切入點。作為同時擔任企業行政職務和董事的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在保證年度總收入不變的前提下,通過工資獎金收入和董事費收入的合理分配與轉化,降低其整體稅負水平,從而增加實際稅后收益。
方小華的年薪收入和董事費收入應分別按照工資薪金所得和勞務報酬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按照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規定,實行年薪制的企業,個人取得的年度工資薪金所得應實行按年計算、分月預繳,年度終了再按全年的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分12個月平均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
方小華每年的年薪收入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12x[(450000÷12-1000)x25%-1375]=93000(元)(當地個人所得稅的稅前扣除額為1000元。)
方小華獲得的董事費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50000x(1-20%)x30%-2000=10000(元)
每年應納的個人所得稅總額=93000+10000=103000(元);
稅后收入=450000+50000-103000=397000(元)。
如果企業集團在保證方小華年度稅前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合理調整年薪收入和董事費收入之間的比例,則完全可以提高方小華的稅后收入,提升激勵效果。假定企業董事會決定將每年給予方小華的董事費增加到24萬元,并在每月發放兩萬元,相應地,每年的年薪收入變為26萬元(這里要看當地是否允許將董事費分多次發放)。
方小華的年度總收入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總額=12x[(260000÷12-1000)x25%-1375]+[240000÷12x(1-20%)x20%x12]=83900(元);
稅后收入=260000+240000-83900=416100(元)。
籌劃后比原來的薪酬方案節省稅款支出19100元,從而相對提高了方小華的收入水平。
籌劃點評
這種通過年薪收入和董事費收入之間的相互轉化而達到減輕個人整體稅負的籌劃方法,從本質上說,就是利用了個人所得稅中不同應稅項目的稅率差異,以此作為籌劃的切入點。由于個人的年度薪金收入和董事費收入都是可以預知的,因此,通過這兩者之間的相互轉化測算,可以籌劃出一個年薪收入和董事費收入的a1配比,從而使得個人的所得稅負最輕,稅后收益*5。
從可行性方面來看,這種方法一般只需要企業內部董事會通過相應的決議,人力資源部門對個人薪酬做相應的調整,一般不會涉及其他的生產經營環節變動,因此其籌劃成本較低。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現代企業機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這種方法對于越來越多企業集團的高層管理人員都將具有普遍適用性,因為這些高管人員往往都會是企業董事會成員。而且作為一種激勵高級管理人員的手段,在具備相應條件時任命其為企業的董事也會更好地激發其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績效。這樣,在企業人力成本支出未變的情況下,通過稅收籌劃,企業的人員激勵機制可以得到優化。
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在準備或已經開始實行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年薪制。年薪制作為激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一種人力資源薪酬體系,其目的就是要通過給高級管理人員較高的薪資待遇充分發揮其自身能力和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但是,由于稅收因素的存在,年薪制的稅后絕對激勵效果將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企業也由于支付高管人員較高的年薪而使得成本無法全額列支,從而增加企業稅收成本。因此,年薪的稅收籌劃也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相關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的通知(國稅發[1994]89號)中關于董事費的征稅問題規定,個人由于擔任董事職務所取得的董事費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的,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經營者試行年薪制后如何計征個人所得稅的通知》(稅發[1996]107號)規定:自1996年1月1日起,對試行年薪制的企業經營者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的稅款,可以按照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方式計征,即企業經營者按月領取的基本收入,應在減除800元的費用后,按適用稅率計算應納稅款并預繳,年度終了領取效益收入后,合計其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再按12個月平均計算實際應納的稅款。用公式表示為:
應納稅額=〔(全年基本收入和效益收入/12-費用扣除標準)x稅率-速算扣除數〕x12
以上就是關于學會計現在多少錢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