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實操培訓費多少,會計學習費用有高有低,便宜的兩三百。下面一起來看看會計知識。
企業稅務籌劃與會計政策選擇
目前比較通行的稅務籌劃方法主要有四種:一是利用稅率進行籌劃;二是利用稅基進行籌劃;三是利用稅額進行籌劃;四是利用轉嫁稅負進行籌劃。無論選擇哪一種方法,都與必要的會計政策選擇息息相關,可以說會計政策的選擇是稅收籌劃的基石,并決定了稅收籌劃的成敗。
一、稅務籌劃與會計政策的關系
1、稅務會計規則與財務會計規則。
在我國,政府為節省企業的納稅申報成本,在稅法中對財務會計規則采取容納態度(即稅法有規定的,按稅法規定處理,稅法沒有規定的,按會計的有關規定處理),使用了大量的會計數據與會計規則,只根據其特定征稅要求,在財務會計處理的基礎上進行納稅調整,從而形成了“納稅調整型”的稅務會計模式。由于財務會計規則存在多種可供選擇性處理方法與程序,因此就為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2、稅務籌劃與會計政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追求稅后利益*5化是其必然的行為目標。稅收的無償性決定了稅款的支付是企業現金流量的凈支出。因而,稅收是影響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重要經濟環境要素。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等會計法規,在規范企業會計行為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可供選擇的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現行稅法對此大都予以認可。而不同會計政策選擇下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會形成稅負不同的納稅方案,因此,企業必然會有利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稅務籌劃的行為發生。
二、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劃實現
企業為實現稅后收益*5化的財務目標,在遵守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以企業經營目標和政策為導向。在既定的稅法和稅制框架內,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會計政策對企業涉稅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從而實現降低納稅成本和納稅風險。
1、折舊方法的選擇。
折舊計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由于不同的折舊法在使用期內計入各會計期或納稅期的折舊額有所差異,因而會對相應的應稅所得額產生影響。一般來說,在比例稅率下,如果各年的所得稅稅率不變,選擇加速折舊法可把前期利潤推至后期實現,使企業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如果未來各年所得稅稅率呈上升趨勢,企業在籌劃時須根據折現率,比較稅率提高增加的稅負與延緩納稅收益的大小,才能對折舊方法做出a1選擇。而在累進稅率下,采用平均年限法,可以避免利潤波動過大適用較高稅率而加重企業稅收負擔。此外,由于資金受時間價值因素的影響,企業會因為選擇的折舊方法不同,而獲得不同的資金的時間價值收益和承擔不同的稅負水平。這樣,企業在比較各種不同的折舊方法所帶來的稅收收益時,需要采用動態的方法來分析。
2、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
存貨計價方式主要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在比例稅率下,對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必須充分考慮市場物價變化因素的影響。一般來說,當物價持續下降,宜選用先進先出法,以達到延緩納稅的效果。而當物價上下波動時,企業宜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對存貨進行計價,可以避免因存貨成本的波動,而影響各期利潤的均衡性,進而造成企業當期應納所得稅額上下波動,增加企業資金安排的難度。在累進稅率下,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加權平均法對存貨進行計價,可避免利潤忽高忽低使企業獲得較輕的稅收負擔。如果企業正處于所得稅的免稅期,選擇先進先出法,會減少成本的當期攤入,企業在免稅期內得到的免稅額也就越多。
3、發行債券折價、溢價攤銷方法的選擇。
債券的溢價和折價各期攤銷額的計算方法有直線法和實際利率法兩種。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直線法下,每期利息費用固定不變,而債券賬面價值,在溢價攤銷時逐期減少,在折價攤銷時逐期增加;而在實際利率法下,每期實際利息費用和債券賬面價值都在不斷變化,在溢價發行時二者都逐期減少,在折價發行時二者都逐期增加。因此在溢價發行的前提下,采用直線法進行核算,可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而在折價發行的前提下,可采用實際利率法減少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4、費用攤銷方法的選擇。
企業在選擇費用攤銷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對于已發生的費用應及時核銷入賬。如存貨的盤虧及毀損的正常損耗部分應及時列入費用。二是對于一些可預計的損失和費用,企業應以預提的方法提前計入費用。如對可能發生的壞賬,提取壞賬準備金;對發生概率較大的訴訟支出、售后服務費用等或有支出合理預提。三是對于費用、損失的攤銷期有彈性規定的,企業應選擇最短的攤銷年限,以獲得遞延納稅。如低值易耗品、待攤費用等的攤銷期企業可選擇稅法規定的最短年限。四是對于限額列支的費用,如業務招待費及公益、救濟性捐贈等,應準確掌握其允許列支的限額,爭取以限額的上限列支。
5、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選擇。
長期股權投資的持有收益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權益法兩種。當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企業20%,但對被投資企業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反之,則采用成本法核算。因此,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可根據目標企業的財務狀況,通過投資額的控制,選擇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通常情況下,如果被投資企業先盈利后虧損則選用成本法,而被投資企業先虧損后盈利,則宜選用權益法。盡管兩種方法的應納所得稅總額相同,但在被投資企業虧損的情況下,選用權益法可利用盈虧抵補的稅收優惠,以被投資企業虧損沖減投資企業利潤,從而遞延所得稅,獲得這部分資金的時間價值。
以上就是關于會計實操培訓費多少的詳細介紹,數豆子將為大家分享更多會計培訓相關內容。
基礎,技能,財稅,實訓等一站式體系課程,助力快速實現崗位提升。
0元領先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