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注會培訓

發表于:2021-12-24 12:10:59 分類:注冊會計師培訓

邢臺注會培訓,注會網校性價比較高。

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知識點2

法律體系

法律體系,是指一個國家的全部法律規范,按照一定的原則和要求,根據法律規范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的不同,劃分為若干法律部門,并由這些法律門類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規范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

我國法律體系可以劃分為以下基本法律部門:憲法及憲法相關法、刑法、行政法部門、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程序法部門。

法律關系

(一)法律關系的主體

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國家。

1、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界定: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或者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完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2、法人組織的權利能力、行為能力在成立時同時產生,到終止時同時消滅;行為能力通過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代理人實現。

(二)法律關系的客體

1、物。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再生產上和生活上所需要的客觀實體。它可以是自然物,如森林、土地,也可以是人的勞動創造物,如建筑物、機器、再種產品。

2、行為。一定的行為結果可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和需要,可以成為法律關系的客體。如旅客運輸合同的客體是運送旅客的行為。

3、人格利益。如公民和組織的姓名或名稱,公民的肖像、名譽、尊嚴、公民的人身、人格和身份等。

4、智力成果。如文學藝術作品、科學著作、科學發明等。

(三)法律關系的變動原因——法律事實

l、事件。與當事人意志無關,但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發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情況。能夠導致一定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事件有:(1)人的出生與死亡;(2)自然災害與意外事件;(3)時間的經過。

2、人的行為。人的行為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活動。根據人的行為是否屬于表意行為,可以分為兩類:(1)法律行為;(2)事實行為,如侵權行為,創作行為。

總結: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三個要素和一個變動原因。三個要素,即: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內容。一個變動原因,即: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動的原因——民事法律事實。

【例題】下列哪種情形成立法律關系?

A、甲應允乙同看演出,但遲到半小時。乙要求甲賠償損失

B、甲對乙說: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給你

C、甲不知乙不勝酒力而極力勸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療

D、甲應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庫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

答案:C

解析:法律關系是一種社會生活關系,但并非所有的社會生活關系都是法律調整的對象,其他的社會生活關系受道德、習慣等的調整。其中C項因甲的勸酒而導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療所產生的侵權損害賠償關系受民法所調整,故C項正確。ABD項屬于道德、愛情、友情等領域,都不受法律所調整。

以上就是關于邢臺注會培訓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注冊會計師培訓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