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贈資產的價值如何確認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受贈資產的價值如何確認,接受捐贈的貨幣性資產,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算;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其公允價值計算。捐贈方在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捐贈時,應該提供注明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的證明,如果不能提供上述證明,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不得向其開具公益性捐贈票據。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受贈資產的價值如何確認

我們養老院近期收到了某企業贈送的保健和運動器材,該如何確定受贈實物的價值?

答: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關于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60號)第九條的規定,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在接受捐贈時,捐贈資產的價值,按以下原則確認:(一)接受捐贈的貨幣性資產,應當按照實際收到的金額計算;(二)接受捐贈的非貨幣性資產,應當以其公允價值計算。捐贈方在向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捐贈時,應該提供注明捐贈非貨幣性資產公允價值的證明,如果不能提供上述證明,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不得向其開具公益性捐贈票據。

因此,你單位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受贈實物的價值。

視不同情形受贈房屋予以免稅或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

文件規定對于下列情形的贈與不征收個人所得稅:(1)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2)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對其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3)房屋產權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產權的法定繼承人、遺囑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除以上規定情形以外,房屋產權所有人將房屋產權無償贈與他人的,受贈人因無償受贈房屋取得的受贈所得,按照“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稅的其他所得”項目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計稅依據即應納稅所得額為贈與合同上標明的贈與房屋價值減除贈與過程中受贈人支付的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如果贈與合同標明的房屋價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或房地產贈與合同未標明贈與房屋價值的,稅務機關可依據受贈房屋的市場評估價格或采取其他合理方式確定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就是關于受贈資產的價值如何確認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資產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