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內部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公示程度低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披露,我國政府內部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公示程度低。在對我國100個城市的“是否公開主要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調查中,64個城市得0分。其余得分的城市對該信息的公示情況也不完整。

《報告》調查結果顯示,人大代表意見和政協提案辦理情況報告的公開程度不高。大部分城市政府工作報告會提到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和政協提案情況,但較為概括。只有少數城市公布專門報告,如深圳市《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和督辦情況》和《鹽城市今年402件建議、提案7月底前將全部辦復》。

其次,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有的城市只在某些政府部門或部分城區推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已建立該制度的50個城市中,僅33個城市出臺了實施該制度的專門文件。這表明該制度在各城市發展程度差異較大、文本規定缺乏統一性、部分規定欠缺合理性、制度內容規定不完整等問題。

普遍缺乏下級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門的執法情況報告,很少公開重點領域執法工作報告。多數城市只公開了部分政府部門或區縣的執法情況報告,極少數城市公布了重點領域的執法工作報告,如廣州市公布了征地拆遷、安全監管、環境保護、保障性住房等重點領域的執法情況。

問責機制的制度化程度較低且落實情況不佳。絕大部分城市的重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度還限于某些政府部門或部分地區,且該制度的主體、責任追究的具體程序等規定尚不完備。此外,行政首長問責制局限于特定領域,尚未全面貫徹實施。

針對上述問題,《報告》提出以下改進建議:

及時公開對人大代表意見和政協提案辦理情況的報告。建議各級政府對人大代表意見和政協提案辦理情況報告的公開制度作專門規定,應涉及具體規則、程序、時效、公示方式等內容;設立專欄,對于有關事項的辦理情況進行實時、詳盡的公示,提高獲取信息的效率。

切實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各城市應根據2014年修正的《行政訴訟法》進一步完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細化適用單位、行政負責人的概念、應當出庭的案件類型、不出庭后果、庭審表現要求和輔助制度等規定。

落實依法行政報告制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執法工作報告的公示。形成下級政府向上級政府、政府部門向本級政府提交年度或階段性的工作報告的機制;公布重點領域執法工作報告,增強行政執法的透明性。

加強對專門領域審計工作的監督。審計部門應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和重大投資項目、扶貧救災等重點領域的審計監督,各級審計局應設立專欄對專門領域的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公示。

促進問責機制的制度化并保障落實。各城市應逐步完善重大決策責任追究制度、行政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和行政首長問責制,克服現存的問責機制適用范圍過窄、適用領域較少等問題。

加強對政府網站的維護和建設。為政府網站建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指定專人負責信息搜集、編輯和更新等工作,保障政府網站的有效運行,充分利用網絡手段保障對政府的監督。

以上就是關于政府內部審計報告和審計結果公示程度低的詳細介紹,更多與政府內部審計有關的內容,請繼續關注數豆子會計網,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