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于企業來說,所需要承擔的薪酬成本由兩部分組成:應發工資部分和公司承擔的社保公積金部分。
計提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工資 (應發工資數)
管理費用-社保 (公司承擔的社保)
管理費用-公積金 (公司承擔的公積金)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數)
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公司承擔的社保)
應付職工薪酬-公積金 (公司承擔的公積金)
如上分錄如實的反應了企業承擔的全部成本費用以及應該幫員工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
2、個人承擔部分的無論是社保公積金還是個稅,其實都是應發工資的一部分,等企業發放工資的時候,企業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先將本部分代扣下來,再上交相關部門,對于員工來說,到手的實發工資+代扣下來的社保、公積金、個稅=應發工資。
說的再通俗一點:公司可以把應發全部發給員工,再向員工收取其個人承擔部分(社保公積金及個稅),然后再上交相關部門(代扣義務的履行其實類似于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往來)。
發放工資的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數)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社保 (企業代扣下來)
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公積金 (企業代扣下來)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企業代扣下來)
銀行存款 (實發工資數)
為了大家更好理解,現將這筆分錄拆解如下:
①將應發全部發給員工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應發工資數)
貸:銀行存款 (應發工資數)
②再收取員工個人承擔社保公積金部分
借:銀行存款(需員工個人承擔社保公積金及個稅)
貸: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社保
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公積金
應交稅費-個人所得稅
合并起來便是上面的分錄
企業上交社保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社保 (公司承擔的社保)
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社保 (企業代扣下來)
貸:銀行存款
企業上交公積金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公積金 (公司承擔的公積金)
其他應付款-個人承擔公積金 (企業代扣下來)
貸:銀行存款
企業上交個稅分錄如下:
借:應交個人所得稅(企業代扣下來)
貸:銀行存款
當然實操中還有獎金、績效、提成等,這些本質都屬于應發工資,只不過因為管理需求需要詳細劃分,以便可以清楚的反應企業的獎金與工資的情況,那么相應的建立二級科目即可,分錄如下: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工資
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提成
貸:應發工資-基本工資(基本工資部分)
應發工資-銷售提成(提成部分)
- 上一篇: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值及核算
- 下一篇:印花稅稅額怎么計算公式
-
所得稅匯算清繳職工薪酬怎么填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只要有所得,就需要及時的繳納所得稅。企業繳納所得稅的時候是按照月度或者是季度申報預繳,年度終了的時候及時進行匯算清繳。匯算清繳的時候需要計算年度工資,填列在
-
生產車間管理人員薪酬計入什么科目(制造費用)
企業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實際發生的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根據受益對象將應確認的職工薪酬計入相關成本或費用中,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
-
應付工人薪酬會計分錄
其他應付款--社保(養老,醫療。失業自己負擔部分)貸:其他應付款---社保(養老,醫療。失業自己負擔部分)借:管理費用--社保費(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單位負擔部分)
-
應付職工薪酬總賬貸方余額是什么意思
應付職工薪酬總賬貸方余額是什么意思,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應付職工薪酬的貸方余額表示已計入成本費用的,應付未付的職工薪酬。
-
應付職工薪酬尚未用余額如何計算
應付職工薪酬尚未用余額如何計算,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一、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企業(外商)按規
-
個稅系統里的收入額是應付職工薪酬嗎
個稅系統里的收入額是應付職工薪酬嗎,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個人所得稅扣繳軟件的“收入額”欄是納稅人取得的全部收入額,其中包
-
應付工資薪酬的金額是應發數
應付工資薪酬的金額是應發數,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1、應付工資科目貸方發生額是工資總數,即不是實發數,包含了社保個稅之類在里
-
臨時工工資需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臨時工工資需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镀髽I會計準則》規定職工薪酬都要通過“應付職工薪酬”來核算,是說工
-
職工薪酬在利潤表中怎么體現
職工薪酬在利潤表中怎么體現,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比如說6月份的職工薪酬,在月底計提,就已經反映到費用里面了,到7月初,實際發
-
應付職工薪酬新舊準則對比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關于職工薪酬的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并保持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持續趨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