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所得稅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時常會發生資產損失。那么,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關于資產損失又該如何處理呢?接下來,且隨小編看下吧~

問題一、什么是準予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三條規定:

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資產損失,是指企業在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過程中發生的合理損失(簡稱實際資產損失),以及企業雖未實際處置、轉讓上述資產,但符合規定條件計算確認的損失(簡稱法定資產損失)。

問題二、資產損失稅前扣除需要報經稅務機關批準嗎?

為了簡化企業納稅申報資料報送,減輕企業辦稅負擔,《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資產損失資料留存備查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5號)第一條規定:企業向稅務機關申報扣除資產損失,僅需填報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不再報送資產損失相關資料。相關資料由企業留存備查。

問題三、資產損失稅前扣除的證據類型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十六條規定:

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證據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和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

問題四、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十七條規定: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主要包括:

(一)司法機關的判決或者裁定;

(二)公安機關的立案結案證明、回復;

(三)工商部門出具的注銷、吊銷及停業證明;

(四)企業的破產清算公告或清償文件;

(五)行政機關的公文;

(六)專業技術部門的鑒定報告;

(七)具有法定資質的中介機構的經濟鑒定證明;

(八)仲裁機構的仲裁文書;

(九)保險公司對投保資產出具的出險調查單、理賠計算單等保險單據;

(十)符合法律規定的其他證據。

問題五、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有哪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發布〈企業資產損失所得稅稅前扣除管理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25號)第十八條規定:

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是指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項資產發生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內部證明或承擔責任的聲明,主要包括:

(一)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原始憑證;

(二)資產盤點表;

(三)相關經濟行為的業務合同;

(四)企業內部技術鑒定部門的鑒定文件或資料;

(五)企業內部核批文件及有關情況說明;

(六)對責任人由于經營管理責任造成損失的責任認定及賠償情況說明;

(七)法定代表人、企業負責人和企業財務負責人對特定事項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的聲明。

問題六、對企業毀損、報廢的固定資產或存貨以賬面金額填報資產損失金額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八條規定:

對企業毀損、報廢的固定資產或存貨,以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或存貨的成本減除殘值、保險賠款和責任人賠償后的余額,作為固定資產或存貨毀損、報廢損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問題七、因被盜等特定原因不能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并計算扣除嗎?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資產損失稅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09〕57號)第十條規定:

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被盜等原因不得從增值稅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與存貨損失一起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問題八、2018年度匯算清繳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報表填報應注意什么?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2017年版)>部分表單樣式及填報說明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57號)第一條規定,《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及納稅調整明細表》(A105090)表單進行了重新設計,2018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以新表單的填報要求為準。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