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年度估價入賬的財稅處理方法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估價的目的是為做到原材料賬實相符,以便期末對已領用或售出的存貨結轉成本。對于去年由于沒有取得發票而暫估的成本,今年收到發票,賬務處理上先沖減暫估成本,沖減暫估成本之后,再按照實際成本入賬,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和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具體分錄有所差異,主要體現在損益科目是否用原科目,以及暫估成本和實際成本存在差異,是否需要追溯調整。

一、執行會計準則的企業跨年度估價入賬的會計處理。由于去年暫估的成本,賬務上去年年末已經結轉,再沖減原分錄,以及按照發票重新入賬時,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損益類科目需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代替。

沖減原采購分錄: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暫估(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沖減按暫估價計算結轉已銷售商品成本分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紅字)

貸:庫存商品——暫估(紅字)

按發票上注明的實際價款重新入賬:

借: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銀行存款

按照實際成本計算結轉已銷售商品成本: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庫存商品

若暫估成本和發票上價款存在差異,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有余額,結轉至“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假設暫估成本低于實際成本,則分錄如下(暫估成本高于實際成本,分錄相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二、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暫估入賬成本直接原分錄紅沖,再按照發票上注明的價款重新入賬即可,無需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進行調整,若去年暫估成本與實際成本存在差異,這個差異無需追溯調整,差異實際影響當期的利潤,當期承擔了去年的差錯。

紅沖原采購入賬分錄:

借:庫存商品等——暫估(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紅字)

重新入賬: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紅沖按照暫估價計算結轉的已銷售商品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暫估(紅字)

貸:庫存商品——暫估(紅字)

按照實際成本計算結轉已銷售商品成本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三、估計入賬的涉稅處理。在增值稅上,企業采購商品時,若尚未取得發票,按照采購合同金額先暫估入賬,暫估入賬時僅暫估商品的不含稅價款,增值稅稅額不暫估,實際取得發票時,紅沖原暫估分錄,并重新入賬,確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

在企業所得稅上,《稅收征管法》規定:單位及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以及《發票管理辦法》規定:所有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人在購買商品、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時支付款項,應當向收款方取得發票。對納稅人未按規定取得正規發票的,不論是什么理由形成,也不論成本費用是否實際發生,采取“一刀切”政策,即對企業未取得正規發票不允許稅前扣除。由此產生了會計與企業所得稅處理之間的差異。貨物成本屬于企業的主要成本,對于企業因“貨到票未到”,取得的銷售收入計企業所得稅應稅收人,而對其相應發生成本不允許扣除,也就相當于所銷售的估價入賬的存貨為無本之利。但在預交企業所得稅時,估價入賬不作納稅調整,于年度匯算清繳期間索取了發票,仍可以稅前扣除。但如果在匯算清繳期仍未取得發票的,應當進行納稅調整。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