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補虧損的期限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稅法所指虧損的概念,不是企業財務報表中反映的虧損額,而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虧損額經稅務機關按稅法規定核實調整后的金額。如果一個企業既有應稅項目,又有免稅項目,其應稅項目發生虧損時,按照規定可以結轉以后年度彌補的虧損,應是沖抵免稅項目后的余額。

虧損彌補:

根據我國稅法有關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利潤總額都可以彌補前5個納稅年的虧損額。當一個納稅年度的利潤全部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時,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利潤不征收企業所得稅;當一個納稅年度的利潤部分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時,彌補部分收入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而其他部分在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以及各項扣除后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計征企業所得稅。

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虧損彌補期限是自虧損年度報告的下一個年度起連續5年不間斷地計算。

解釋:補虧的規定主要有三點:

(1)按照稅法調整后的虧損額;(2)以虧損年度的下一年算起,連續計算五年,中間不得中斷;(3)先虧先補,后虧后補。

虧損彌補的法規:

(一)合伙企業虧損合伙企業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伙人在計算其繳納企業所得稅時,不得用合伙企業的虧損抵減其盈利。 (摘自財稅〔2008〕159號《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合伙企業合伙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第五條) (二)技術開發費的加計扣除形成的虧損企業技術開發費加計扣除部分已形成企業年度虧損,可以用以后年度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5年。 (摘自國稅函〔2009〕9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稅務事項銜接問題的通知》第八條) (三)跨境關聯交易監控與調查的管理要求上述承擔有限功能和風險的企業如出現虧損,無論是否達到準備同期資料的標準,均應在虧損發生年度準備同期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并于次年6月20日之前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虧損彌補期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十八條規定,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

虧損彌補前可以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嗎?

關于小規模年報是先彌補虧損還是先享受微企的所得稅優惠?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 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是針對應納稅所得額而言的,因此。小規模申報應先彌補虧損,再享受所得稅優惠。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