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員工生育津貼怎么做分錄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從去年以來,人口問題被提起的頻率越來越高,今年更是有不少專家提倡“生三胎”,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措施,比如增加產假、發放補貼等措施。

從現有的生育福利措施來看,也主要集中在產假和生育津貼這兩方面,這也是最基本的兩項福利。

不過對于有社保的女性職工來說,在生育期間,錢的福利其實是二選一的,生育婦女既可以領取單位發放的產假工資,也可以領取國家發放的生育津貼,這兩者只能選一個。

那么當生育婦女選擇了單位發放的產假工資,而單位收到了國家發放的生育津貼,賬務應該怎么處理呢?又該怎么交稅呢?

一、生育津貼高于單位發放產假工資時

假設單位給生育婦女連續發放產假工資,3個月共計8000元,并且單位已經按時申報了個人所得稅,同時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按工資進行了稅前扣除的操作。

第四個月單位收到了社保機構發放的生育津貼10000元,企業按照相關規定,補發給生育婦女2000元,那么生育的8000元應該繳納企業所得稅。

二、生育津貼低于單位發放產假工資時

假設單位給生育婦女連續發放產假工資,3個月共計12000元,并且單位已經按時申報個人所得稅,同時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按工資進行了稅前扣除。

第四個月單位收到了社保機構發放的生育津貼10000元,企業按照相關規定,多給生育婦女發放的2000元不能追回,由于10000元的生育津貼沒有發放到生育婦女的手中,那么企業需要全部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生育婦女同時領取單位產假工資和生育津貼

假設單位給生育婦女連續發放產假工資,3個月累計8000元,并且單位已經按時申報個人所得稅,同時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按工資進行了稅前扣除。

第四個月單位收到了社保機構發放的生育津貼10000元,但是單位又將這10000元的生育津貼發放給了生育婦女,那么企業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但生育婦女需要按照3個月18000元來申報繳納個稅,如果工資年累計金額達到了個稅繳納標準,那么就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沒有超過個稅繳納標準,在年終做個人匯算清繳的時候再退就可以了。

四、單位發放產假公司,但未申報

假設單位給生育婦女連續發放產假工資,3個月累計8000元,但是單位并沒有進行個人所得稅的申報,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也沒有扣除,而是進行了掛賬處理。

第四個月單位又收到了社保機構發放的生育津貼10000元,單位按照規定補發給生育婦女2000元,將剩余的8000元做了沖賬處理,那么這筆錢是不用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生育婦女個人也不用繳納個稅。

在財稅中規定:“生育婦女按照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制定的生育保險辦法,取得的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或其他屬于生育保險性質的津貼、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還有一種特殊規定,那就是如果生育婦女因為沒有工作等原因,需要男方申請生育津貼,這筆錢是否繳納個稅的問題,由于各地的規定和答復并不一致,因此建議咨詢當地的稅務部門。

生育無小事,想要提升婦女的生育意愿,相應的福利待遇和津貼必須跟上,這才是確保生育的重中之重!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