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性售后回租是什么意思(財務處理)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是很多企業都能涉及到的業務,“營改增”后,融資性售后回租由原來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變為貸款服務,小編今天來給大家例舉說下售后回租業務的財稅處理。

【案例】

Q公司是一家生產企業,于2013年1月購入一臺大型塑鋼機,該設備不含稅價為900萬,增值稅153萬,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不考慮殘值,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2015年1月,為擴大工廠的生產規模,Q公司決定與融資租賃公司K(經批準,有資質的)簽訂售后回租協議,以獲取一筆流動資金。

合同具體約定:

合同成交價:1,000萬。

租賃期: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計4年。

附加保證金條款:K公司收取保證金100萬,因此2017年1月Q公司實際收到款項900萬。等到租金全部還清后,K公司會返還保證金100萬。

租金支付方式:年利率12%,Q公司每年12月支付租金加利息,共支付4次(保證金不計息)。

承租方會計處理:

(1)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7,200,000

累計折舊      1,800,000

貸:固定資產——塑鋼機 9,000,000

(2)向K公司出售塑鋼機

借:銀行存款   9,000,000

其他應收款      1,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2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 2,800,000

(3)確認本年度應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 350,000

貸:制造費用——折舊費 350,000

(4)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和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較低者作為資產入賬價值

租金假如為15,000,000元,即含本金及利息,等額4年,12%,年金系數3.0373,

算出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1,500萬除以4乘以3.0373=11,389,875元 ,大于公允價值10,000,000元,則

借:固定資產    10,000,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5,000,000

貸:長期應付款   15,000,000

(5)支付租金及分攤未實現售后回租損益

根據實際利率法

借:長期應付款  3,750,000

貸:銀行存款   3,750,000

借:財務費用   1,850,00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850,000

出租方的會計處理:

1.收到該固定資產時

借:融資租賃資產  10,0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00

上述1,000萬元可以由承租方開具普通發票,由于承租方不屬于增值稅應稅范疇,因此此1,000萬不能取得進項稅額抵扣,本質上是抵押資產。

《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財會〔2016〕22號)“待轉銷項稅額”明細科目,核算一般納稅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已確認相關收入(或利得)但尚未發生增值稅納稅義務而需于以后期間確認為銷項稅額的增值稅額。

2.出租時

借: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00

貸:融資租賃資產    10,000,000

未實現融資收益      4,716,981.13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283,018.87

利息總額為500萬,售后回租適用稅率6%,因此需要價稅分離,即未實現利息收入4,716,981.13元,待轉銷項稅額283,018.87 元。

3.收到租賃款時

借:銀行存款       3,750,000

貸: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款  3,750,000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1,179,245.28

(1 250 000÷1.06)

貸:主營業務收入     1,179,245.28

借: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       70,754.72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70,754.72

此處本金應依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0號公告處理,即375萬元為本利和部分,其中本金部分假設約定為250萬,開具普通發票,非本金部分125萬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不過承租方并不能抵扣。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