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收益賬務處理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由于企業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的不同,容易產生相應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對此,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應分別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如何區分,如下圖所示:

「實務」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務處理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務處理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貸:商譽

所得稅費用

其他綜合收益  

資本公積( 合并財務報表的評估減值 )  

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會計政策變更或前期差錯更正 )   

【舉例1】

甲企業2021年工資薪金總額為1200萬元、計提職工教育經費為100萬元,未來期間有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可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解析】

根據(財稅〔2018〕51號)第一條規定,企業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該企業2021年的職工教育經費可以扣除96萬元,剩余4萬元可以結轉以后年度扣除,則以后年度有4萬元可以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應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為1萬元(4×25%)。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10000

貸:所得稅費用 10000

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特殊情況

如果企業發生的某項交易或事項不是企業合并 ,并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 ,且該項交易中產生的資產、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會計準則規定在交易或事項發生時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資產 。

【案例2】

乙企業2021年發生資本化研究開發支出 800萬元,截至年末研發項目還沒有完成 。稅法規定,符合資本化的開發支出按其 175%作為計算攤銷額的基礎。

【解析】

乙企業按照會計準則規定資本化的開發支出為 800萬元,其計稅基礎為 14 00萬元( 8 000000 × 175% ),該開發支出及所形成無形資產在初始確認時其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存在差異 ,因該差異并非產生于企業合并 ,同時在產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 18號——所得稅》規定, 不確認與該暫時性差異相關的所得稅影響 。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減值

(1)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利益, 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

借: 所得稅費用 / 其他綜合收益等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2)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因上述原因減記以后 ,后續期間根據新的環境和情況判斷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能夠實現的,應相應恢復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 。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