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處理與案例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處理與案例,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

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處理與案例

固定資產報廢前,計提遞延所得稅是因為企業的確擁有著這項固定資產,而又因為會計上和稅法上計提折舊方法不同,導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依據的確存在暫時性差異。

至于為什么計提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因為到這時點你賬上對該固定資產計提的累計折舊比稅法上允許抵扣的少(但這遲早要還的),但一般來說,稅法與會計最終計提的折舊是一樣的(之所以是暫時性差異),以后稅法上允許對該資產折舊扣除就會少,即以后就要多交稅(一項負債)。

當固定資產的折舊都計提完了,假設稅法與會計上對固定資產的殘值規定一致,無論這時候是否對其作報廢處理,針對該資產所計提的遞延所得稅都不再存在,你說的“轉回”,并不是一次性的轉回,是根據每年的差異不同而逐年轉回的。

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意思是:

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余額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負債轉回的意思是: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應有余額小于其賬面余額的差額。

分錄為: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貸:所得稅費用-遞延所得稅費用

 

案例:

某公司2008年利潤總額為100萬元,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與所得稅核算有關的情況如下:

(1)2008年12月對某存貨計提了1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

(2)違反環保規定應支付罰款20萬元。

正確答案:

該公司應納稅所得額=100+10+20=130萬元

應交所得稅=130×25%=32.5萬元

違反環保規定應支付罰款20萬元屬于永久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10×25%=2.5萬元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

利潤表中應該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32.5-2.5=30萬元

賬務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30萬

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2.5萬

該公司2009年利潤總額為15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余額為2.5萬元。2009年該公司處置了2008年計提1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

正確答案:

該公司應納稅所得額=150-10=140萬元

應交所得稅=140×25%=35萬元

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為0。遞延所得稅資產減少2.5萬元。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元

利潤表中應該確認的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遞延所得稅=35+2。5=37.5萬元

賬務處理:

借:所得稅費用37.5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35萬

遞延所得稅資產2.5萬

以上就是關于遞延所得稅資產轉回的處理與案例的相關內容,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與所得稅有關的文章,請繼續關注數豆子。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