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統籌是什么意思(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養老保險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我們在參加工作之后單位給我們繳納的社保其中就包括了養老保險。

那么你知道嗎,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的費用并不是全部都進入了個人賬戶之中,而是有相當一大部分進入了統籌賬戶里面,那么什么是個人賬戶?統籌賬戶又是什么呢?很多人不清楚,今天小豆就來告訴你!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時間比較晚,1991年全面推動養老保險制度改革,1997年統一建立起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相結合的養老模式,現行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2005年確定的,更加注重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養老金體制的為現收現付制和基金積累制兩種模式:

以職工養老金為例,對于在職職工來說,養老保險費分為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單位一般按照繳費基數的16%劃入到統籌賬戶中,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8%計入到個人賬戶里。也就說,單位繳費部分全部進到了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現收現付制,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今天交的養老保險費,主要是用來給現在已經退休的人發養老金,這部分錢來自于統籌賬戶;

同樣的,等到我們退休以后,領取的養老金是我們的孩子這一代人交上來的錢,而不是把我們交的錢存起來等到老了以后再發。

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是基金積累制,通過建立個人賬戶,實賬積累自己的養老金,等到退休后從自己的賬戶里領錢。

個人賬戶有以下三層含義:

(1)個人賬戶的基金實行強制個人儲蓄繳納積累。

(2)該個人賬戶歸個人專有,不具備社會互濟功能,職工在職時,基金管理采取完全積累的方式,退休后按月支付養老金。

(3)基本養老金個人賬戶的支付屬于繳費限定型,與職工本人在職時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貢獻大小及工資數額的高低緊密相關。

當然,不管是單位繳費還是個人繳費,本質上都是個人的錢,而這些錢進入到統籌賬戶中,并不是沒有了,是給參保人核算基礎養老金的。

在我們退休之后如果要按月領取養老金的話,除了每個月個人賬戶能領取到的那部分之外,剩下的是在統籌賬戶當中領取,統籌賬戶的養老金才是大頭。

并且現在我國實行的是養老保險終身制,即使個人賬戶里的錢全部領取完之后,參保人還可以繼續領取養老金,主要就是因為有統籌賬戶。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個人養老賬戶資金雖然屬于個人所有,但不得提前支取,參保人死亡的,家屬可以繼承個人賬戶的金額,包括個人賬戶產生的利息,而統籌賬戶及其余部分只能并入養老保險基金,不可繼承。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