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應發還是實發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應發還是實發,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應發還是實發

按應發工資的比例。

自2018年4月1日起,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由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降低至2倍。其中,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未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含)的,按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的,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1、如果已計提,實際交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貸:銀行存款

2、如果未計提,實際交納時:

借:管理費用-殘保金;貸:銀行存款

殘保金的計提分錄

1、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殘保金;貸:其他應付款

2、實際交納時:

借:其他應付款;貸:銀行存款

營改增之后殘保金的賬務如何處理?

將殘保金計入稅金及附加。(根據《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規定:全面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名稱調整為"稅金及附加"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稅、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調整為"稅金及附加"項目)

賬務處理如下:

1、計提時:

借:稅金及附加-殘保金 ;貸:應交稅費--殘保金

2、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殘保金 ;貸:銀行存款

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計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如何計算?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計算方式是什么呢?小編今天就詳細的說一說,一般是由企業上年度的在職職工人數乘以安置比例的結果,再減去上年度安排殘疾人員工數,最后再與上年度企業在職職工的年平均工資數相乘得出的。

即: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應繳納額=(上年度在職職工數×所在地規定的安置比例-安置殘疾人員工數)×上年度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有了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計算公式直接套入數據就可以計算出一年企業應該繳納多少錢了,經過計算之后可以與安置殘疾人就業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做一個對比,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安置殘疾人就業減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企業通過快助殘服可以免費申請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精算方案,方便企業直觀的看到安置殘疾人就業成本方面的變化,這樣就可以避免風險。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中在職職工數怎么計算?

有很多的人在看到在職職工數的時候都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公司每個月都有人數的變化,這個怎么計算?有的職工不滿一個月就走了這個又該如何認定?

企業的在職職工,是指企業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

上年企業的在職職工人數,按上年本單位在職職工的年平均人數計算(結果須四舍五入取整數)一般來說,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上年度12個月職工人數之和÷12.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用人單位與員工簽訂合同1年以上,中途離職或退休,或是在下半年才簽訂的1年以上的合同,此員工應計算在在職職工平均人數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用工人數×用工算術平均月數÷12個月(結果須四舍五入取整數)。 季節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季節性用工人數×用工算數平均月數÷12個月(結果須四舍五入取整數)。例如:季節性用工有100人,用工時間為2個月,季節性用工年平均用工人數=100×2÷12≈17人。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應發還是實發?企業繳納殘保金是按照應發工資的比例進行計提的,而不是按照實發工資的比例進行計提的。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理解本文對于殘保金的解讀,還在上文中介紹了殘保金計提的會計分錄可供大家閱讀。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