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企業取得財政補助的稅務處理怎么做,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外資企業取得財政補助的稅務處理怎么做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取得政府補助有關所得稅處理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408號,以下簡稱408號文件)對原有企業取得財政補助征稅辦法作了一些補充和修改。
1、政府補助的概念
政府補助實際上就是財政補貼收入,主要包括貨幣性補貼和非貨幣性資產補貼。對如何繳納所得稅問題,內資企業所得稅相關法規早有具體規定,如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補貼收入征稅等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5]81號)規定,企業取得國家財政性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除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者外,應一律并入實際收到該補貼收入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但是,外資企業所得稅相關法規對此一直沒有較為明確的規定,因此,外資企業一般是按照會計制度規定作為補貼收入處理,或作為接受捐贈處理。按照上述處理,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都要納入企業應稅所得額繳納所得稅。這種不區分補助項目的具體情況一律征稅的做法,也是不盡合理的,在執法實踐中,稅務人員也有征稅依據不足的感覺。
2、主要的涉稅處理
鑒于以上情況和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要求,408號文件就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以下稱企業)以各種方式從政府無償取得貨幣資產或非貨幣資產(以下稱政府補助),分別規定了以下三種情況進行稅務處理:
一是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免予征收企業所得稅的,企業對取得的該項政府補助按接受投資處理,即接受的政府補助資產按有關接受投資資產的稅務處理規定計價并可以計算折舊或攤銷;該項政府補助資產的價值不計入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該項規定,外資企業取得的財政補助補貼收入,只要有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的文件規定免予征稅,則企業可以不按會計制度規定作為補貼收入處理,也不需要作為接受政府捐贈記入捐贈收入處理,而是視為接受投資進行稅收處理。我們還可以進一步理解為,只要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指明了專項用途,且沒有指明要征稅的政府補助,可以視為符合規定,免予征稅。如果接受的補助屬于非貨幣性資產,如固定資產等,其資產的價值還可以與其他資產一樣,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其費用可以稅前扣除。在會計處理方面,外資企業還是應該按新準則規定處理,即在增加資產的同時,將此項資產記入當期損益或作為遞延收益。納稅申報時,再進行調整處理。
二是除上述規定情形外,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該政府補助額不記入企業當期損益,但應對以該政府補助所購置或形成的資產,按扣減該政府補助額后的價值計算成本、折舊或攤銷:
(1)政府補助的資產為企業長期擁有的非流動資產;
(2)企業雖以流動資產形式取得政府補助,但已經或必須按政府補助條件用于非流動資產的購置、建造或改良投入。
應該說,除了可以免稅的政府財政補助外,其他補助都必須納入征稅范圍。而征稅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將補助記入企業當期損益計算繳納所得稅。這種處理簡便易行,但是企業需要當期繳納稅收,增加了支付負擔。特別是在接受非現金資產的情況下,要求企業具備相當強的支付能力。另一種是暫時不繳納所得稅,采取分期遞延繳納的方式,這樣就可以緩解企業的當期支付壓力。正是基于后一種考慮,408號文件規定,政府補助額不記入企業當期損益,但其補助金額不得計提折舊或攤銷。也就是說,如果外企購置的非流動資產與政府財政補助有關,而該項補助額又暫時沒有記入當期損益征稅的情況下,那么,該項資產的計稅成本要按照會計成本減除補助金額后的價值確定。這與外資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收入征稅處理十分相似,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取得搬遷補償費收入稅務處理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3]115號)規定,企業取得搬遷補償費收入,凡搬遷后重新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和用途的固定資產(以下稱重置固定資產)的,應將上述搬遷補償費收入加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后的余額,沖減企業重置固定資產的原價。
三是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不屬于上述兩種情形的,該政府補助額應計入企業當期損益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這項稅收處理不僅與現行新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基本一致,而且無論作為政府財政補助還是作為接受政府捐贈,也都是應該納稅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接受捐贈稅務處理的通知》(國稅發[1999]195號)規定:企業接受的貨幣捐贈,應一次性計入企業當年度收益,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此規定也還是與外資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收入征稅處理相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取得搬遷補償費收入稅務處理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3]115號)規定:企業取得搬遷補償費收入,凡搬遷后不再重置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和用途的固定資產的,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應將上述搬遷補償費收入加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及處置費用后的余額,計入企業當期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不過,文件對企業取得的政府補助一次性計入當期納稅的規定,與新會計處理方面存在些許差異。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程序
一、辦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及《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實施細則》
《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外經貿部、國家工商局[1997]外經貿法發第267號
其他有關法律、法規
二、申辦條件
企業依法成立。
三、所需材料
1、企業關于股權轉讓的請示及其主管部門或鎮同意申報的意見(原件);
2、企業董事會決議(原件);
3、轉讓方與受讓方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原件);
4、合同、章程相應條款的修改協議(原件)或新簽的合同、章程(原件);
5、受讓方營業執照(復印件)。受讓方如為境外個人,需提供其有效合法證件;
6、受讓方有效資信證明(原件),如為外文應附中文譯文(原件);
7、企業原投資者股權變更后的董事會調整成員的報告和新任董事的委派書(原件)及身份證明(復印件);
8、企業批準證書正、副本(原件)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9、如國有資產轉讓需提供資產評估報告,國資辦確認書和國有企業主管部門書面同意的意見;
10、其他有關材料。
四、辦事程序
受理→協調→審批→發文→換證(換證后企業必須在30日內到工商部門登記備案)
外資企業取得財政補助的稅務處理怎么做?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嗎?此兩項問題,小編在上文已做了詳細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的老師可在線答疑。
- 上一篇:環境廢水檢測進什么會計科目
- 下一篇:服務業加計扣除申報表怎么填
-
外資企業福利費列支范圍
首先,外資企業應為員工購買合格的社會保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的規定,外資企業應該為員工繳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保險費。對于企業
-
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待遇區分的依據
因此,中國公民在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前在境內投資舉辦的企業、改變國籍前設立的企業,均不改變企業性質,為內資企業。中國公民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權后回國投資舉辦企業,參照執行現行外商直接投資
-
新辦外資企業要交哪些稅
新辦外資企業要交哪些稅,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資料。新辦外資企業要交哪些稅根據國家的相關規章制度表明,從內外資兩稅合一和,外資企業總體上外資和內資需要繳納的稅費是差不多的。1、
-
內外資企業當年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稅前扣除標準的異同
內外資企業當年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在稅前扣除標準的異同,最近很多小伙伴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下面通過一位同學的提問,來給大家解答下這個問題:
-
外資企業注冊資本能否用于支付開辦費
外資企業注冊資本能否用于支付開辦費,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答:成立公司后,開設的銀行賬戶有基本賬戶,也有臨時賬戶。不管你
- 外資企業外籍員工商業保險稅前扣除規定
-
外資企業股東分紅的會計分錄怎么寫
外資企業股東分紅的會計分錄怎么寫,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外資企業股東分紅的會計分錄怎么寫?利潤分配,要先向外管局報備。會計分錄,
-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要交什么稅
外資企業股權轉讓要交什么稅,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外資企業股權轉讓要交什么稅?答:主要有三種: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1、
-
怎么做外資企業采購退還增值稅的賬務處理
怎么做外資企業采購退還增值稅的賬務處理,企業如果符合稅收優惠增值稅退稅的有關規定,又已經收到了退稅的稅費時,就需要及時做賬。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
-
外資企業新產品研發
外資企業新產品研發,關于這個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內容,如果不太了解,也別著急,一起來看看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吧。外資企業新產品研發相關問題問:我公司是外資企業,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