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問:成本法與權益法有什么區別?

  答:判斷成本法核算還是權益法核算主要有兩條途徑。

  首先第一條是題目給出投資企業對于被投資企業的影響:

  成本法:投資方對被投資方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采用成本法;投資方能夠控制被投資方,也應該采用成本法;

  權益法:投資方對于被投資方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應該用權益法。

  第二條途徑是給出持股比例:

  成本法:持股比例在20%以下或者50%以上應該采用成本法核算;

  權益法:持股比例在20%~50%之間(包括20%和50%)應該采用權益法核算。

  第一條途徑高于第二條途徑,也就是比如說題目中給出了持股比例為25%,同時又給出了對被投資方不具有重大影響,那么,就不能按照持股比例采用權益法,而應該按照實際影響采用成本法。

  成本法下,被投資方宣告現金股利是投資前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被投資方宣告現金股利是投資后的: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成本法下,實現凈利潤或凈虧損不做會計處理。

  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投資前的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投資后的現金股利:

  借:應收股利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或凈虧損):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或作相反分錄)

  權益法下,被投資單位除凈損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

  借: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