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額的計稅依據是什么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進項稅額的計稅依據是什么,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進項稅額的計稅依據是什么?

答:進項稅額是指當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繳納的增值稅稅額。在企業計算時,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后的數字,才是應繳納的增值稅。因此進項稅額的大小直接關系到納稅額的多少。

增值稅進項稅的計算公式很簡單:

進項稅額 =(不含增值稅稅)價格 * 增值稅稅率

但需要說明兩點:

1。通常購貨時銷方的報價都是包含增值稅的價格。計算進項稅額時,要先換算成不含稅價:

(不含增值稅)價格= 含稅價 /(1+ 增值稅稅率)

例如:企業購買一臺機器,廠家報價30萬元,那最終要付給廠家30萬元。其中就包括機器價格和增值稅。

增值稅進項稅額=300000/(1+16%)*16%=41379.31元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稅率通常為16%,還有一檔適用于特殊商品的低稅率13%和適用出口商品的零稅率。小規模納稅人的征收率為3%。

"準予抵扣進項稅額"是什么意思?

"準予抵扣進項稅額"是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計算應繳稅金的一種計稅規則。之所以說其是一項計稅規則是因為其有定式的計算步驟:

第一步:購入貨物和應稅勞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不含稅進價×稅率;

第二步:銷售貨物和應稅勞務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銷項稅額=不含稅售價×稅率;

第三步:計算應繳稅金,應繳稅金=銷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增值稅的應繳稅金在這一步實現了進項稅的抵扣)。

增值稅的計繳原理:是對貨物和應稅勞務在其每一道生產和流轉環節的增值部分征稅,實現稅負均衡公平的目的。計稅的原始理論公式:

應繳增值稅額=貨物和應稅勞務在某道環節的增值×稅率

=(貨物和應稅勞務售價-貨物和應稅勞務進價)×稅率

由于貨物和應稅勞務進價必須用統一方法確認,于是上述公式用乘法分配律演化如下:

=貨物和應稅勞務售價×稅率-貨物和應稅勞務進價×稅率

這樣進項稅的確定功能就由進貨增值稅發票來完成,這就是為何準予抵扣進項稅的道理。

進項稅額的計稅依據是什么?在計算時分清是含稅價還是不含稅價,正確的進行換算才能準確抵扣。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就來數豆子,在線老師為你作答。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