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后能少交多少個人所得稅?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個稅調整后能少交多少個人所得稅?草案中最直觀的變化有以下幾條:
  1.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的標準有調整。
  是否滿1年調整為是否滿183天,原183~的非居民納稅人將升級為居民納稅人,稅負加重。
  2.引入綜合征收的個人所得稅稅制。
  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納入綜合征稅范圍。
  3.個人所得稅11項所得,減少為7項所得。
  除了上述4項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外;將“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調整為“經營所得”;取消“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目,將其并入綜合所得或者經營所得。
  4.優化調整稅率結構。
  綜合所得稅率,以現行工資、薪金所得稅率為基礎,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并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發揮個人所得稅調整收入差距的作用;經營所得稅率,以現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稅率為基礎,保持5%至35%的5級稅率不變,適當調整各檔稅率的級距,其中最高檔稅率級距下限從10萬元提高至50萬元。
  5.提高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
  由3500元/月(4.2萬元/年)提高到5000元/月(6萬元/年)。當然此項調整涵蓋了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減除費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減除20%的費用的扣除。同時不再保留專門的附加減除費用(1300元/月)。不過作為工資黨的我們,那些所得都是浮云,切實的感受就是費用扣除標準提高了。
  6.設立專項附加扣除。
  除了現行以“五險一金”為代表的專項扣除以外,增加規定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專項附加扣除。這里的子女教育經費支出,估計會限定在公辦教育支出或限額扣除,各種培訓班的支出預計無法扣除;教育支出已經在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執行了多年,此次應該面向所有行業;醫療支出方面此前已經存在稅優健康險的扣除,看后續的配套政策如何保障;住房貸款支出和銀行掛鉤,最容易取證,對房地產是利好;住房租金看起來很美,但是如何取得票據是關鍵。
  7.增加反避稅條款。
  扣除項目增多、引入綜合稅制,征管難度大大增加,反避稅措施必不可少。此次調整能否成為稅務師行業發展的一個契機,就看后續政策如何執行。必經作為在這個行業討生活的我們,不希望此次調整最終演變為一小部分人學習的內容或者說考試教材上的紙面內容。實務工作中如果再來一個為了簡化征管、便于執行,大面積的核定征收,下調一下核定征收率就回避了所有的問題,那就很遺憾了。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