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獎勵金是否應在應付職工薪酬核算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政府獎勵金是否應在應付職工薪酬核算,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政府獎勵金是否應在應付職工薪酬核算

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財政性資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51號)第一條規定,財政性資金:

(一)企業取得的各類財政性資金,除屬于國家投資和資金使用后要求歸還本金的以外,均應計入企業當年收入總額。

(二)對企業取得的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專項用途并經國務院批準的財政性資金,準予作為不征稅收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從收入總額中減除。

本條所稱財政性資金,是指企業取得的來源于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財政補助、補貼、貸款貼息,以及其他各類財政專項資金,包括直接減免的增值稅和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各種稅收,但不包括企業按規定取得的出口退稅款;所稱國家投資,是指國家以投資者身份投入企業、并按有關規定相應增加企業實收資本(股本)的直接投資。

2、會計處理:

政府的獎勵款根據獎勵資金的用途,可能會記入“遞延收益”或“營業外收入”科目。

參考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應用指南第三條政府補助的確認規定,本準則第三條規定,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

(一)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企業取得的、用于購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長期資產的政府補助。企業取得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不能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自相關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起,在該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分次計入以后各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相關資產在使用壽命結束前被出售、轉讓、報廢或發生毀損的,應將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余額一次性轉入資產處置當期的損益(營業外收入)。

(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之外的政府補助。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于補償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用于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關于“政府獎勵金是否應在應付職工薪酬核算”的相關內容小編已經給大家介紹完了,如果你們還有其它疑問想咨詢我們的話,歡迎點擊我們的答疑中心,向我們咨詢提問!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