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利潤表檢驗企業的經營狀況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如何通過利潤表檢驗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通過利潤表檢驗企業的經營狀況

1。項目對比

項目對比通常是與兩個目標進行比較。與上年相比,通過將企業的全年利潤與以前的利潤比較,能夠評價企業利潤變動情況的好壞。與年初所定的目標(預算目標)相比,通過將企業的全年利潤與預算目標比較,能夠評價企業利潤的實現情況。通過與這兩個目標的比較,在某種程度上確定對企業本年度業績是否滿意。

2.分層觀察

分層觀察的目的是要企業明白到底在哪兒賺錢。

通過觀察利潤總額中各組成部分的比重,能夠說明企業利潤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況下,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應是其利潤總額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其比重應是最高的,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相對來講比重不應很高。如果出現不符常規的情況,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分析觀察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在利潤表中,企業的主營業務利潤和營業利潤是企業日常經營活動所得利潤,最能說明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如果一個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或者營業利潤數額較高,說明企業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如果一個企業確實有很多盈利,但不是主營業務利潤,而是通過無法控制的事項或偶然的交易獲得的,這不能說明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

閱讀利潤表不能只看凈利潤,還要進一步關注發生在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利潤及經常性凈利潤等指標上的增減變化情況。比如甲企業2005年凈利潤下降幅度高達20%,但經常性凈利潤(即剔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卻大幅增長40%,而且營業利潤的增長幅度為12%,也證明了該公司在本年度主營業務得到了很大改善的情況。

3.把握結果

利潤表是把企業在一定期間的營業收入與同一期間的銷售費用進行配比,以得到該期間的凈利潤(或凈虧損)的情況。由此可知,該報表的重點是相關的收入指標和費用指標。閱讀利潤表的基本思路是“收入--費用=利潤”

利潤表中有5個醒目的會計指標,依表中的順序為: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在這些指標中應重點關注: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

首先看最后一行凈利潤,然后是利潤總額。這就是檢查經營成果的第一步:總體把握結果。把握結果的目的是要看一看企業是賺錢還是賠錢,如果凈利潤是正數,說明企業賺錢;如果凈利潤是負數,說明企業賠錢。然而,許多人往往只關心凈利潤情況,認為凈利潤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凈利潤為負就代表公司虧損。實際上,企業的長期發展動力來自于對自身主營業務的開拓與經營。

利潤表的簡介及其結構

企業通過提供利潤表,可以反映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收入、費用、利潤(或虧損)的數額、構成情況,幫助財務報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業的經營成果,分析企業的獲利能力及盈利增長趨勢,從而為其作出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在利潤表中,企業應當對費用按照功能進行分類,將其劃分為從事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管理費用、營業費用和財務費用等。一般應單獨列報以下項目:

(1)營業收入。

(2)營業成本。

(3)營業稅金。

(4)管理費用。

(5)營業費用。

(6)財務費用。

(7)投資損益。

(8)計提的資產減值準備。

(9)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

(10)所得稅費用。

(11)凈利潤。

如何通過利潤表檢驗企業的經營狀況,通過對利潤表的項目對比、分層觀察、把握結果這三種方法我們就可以看到利潤表給我們展現出的企業經營狀況,以便企業做出及時的產業調整等。那數豆子的本節內容是否幫到大家了呢?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