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重要性定義重要性是審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10號——審計重要性》對重要性的定義是:“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梢?,重要性實質上強調的是錯報或漏報的“程度”,而且這一“程度”是從會計報表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的。如果會計報表中存在的錯報或漏報能夠使會計報表使用者改變其原有的決策,則這種錯報或漏報就是重要的:反之,則是不重要的。實際上,重要性可以解釋為可容忍錯報或漏報的*6界限,超過這個界限的錯報或漏報是不能容忍的,而低于這一界限的錯報或漏報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對于重要性水平的判定,是注冊會計師的一種專業判斷,不同的注冊會計師對同一會計報表的重要性的判斷就可能存在差異。(二)重要性的確定及運用審計人員在運用重要性原則時,應當考慮錯報或漏報的金額和性質,也就是說,應當綜合數量和性質因素考慮重要性。數量特征指錯報或漏報的金額,金額大的錯報或漏報比金額小的錯報或漏報更重要。質量特征指錯報或漏報的金額的性質,有些錯報或漏報的金額不大,但如果涉及舞弊或違法行為,那么,涉及舞弊與違法行為的錯報或漏報比同等金額的筆誤更重要。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不僅要考慮重要的錯報或漏報,而且對單個看在金額和性質上都不重要的小金額的錯報或漏報也應關注。因為單獨的看,一筆小金額的錯報或漏報無論是在性質上,還是在金額上都是不重要的,但會計報表是一個整體,如果被審計單位每個星期均出現同樣的小金額錯報或漏報,原本幾百元的錯報或漏報全年加起來,就有可能成為上萬元的錯報或漏報。這樣必然會對會計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可能影響企業的盈虧,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應對此特別關注。審計風險概念(一)審計風險的定義審計風險本質上是一種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國際審計準則對審計風險所下的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時,審計人員對其發表不恰當意見“。我國《獨立審計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與審計風險》將審計風險定義為:”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對審計風險所下的定義與國際審計準則基本相同,這里的意見包括兩層含義:當財務報表沒有被公允揭示,而審計人員卻認為已公允揭示:或財務報表總體上已公允揭示而審計人員卻認為未公允揭示。風險的含義通常是某一事件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間的變動程度??梢?,審計風險實質上強調的是會計報表中未被查出的重大錯報或漏報對審計意見的影口自。由于審計測試和內部控制的固有限制,審計人員不可能將審計報表中所有的錯報或漏報都審查出來,所以審計風險始終存在,但審計人員在審計測試過程中,又總是希望通過執行合理必要的審計程序,盡可能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同時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二)審計風險的構成要素審計風險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三個要素。1、固有風險。是指在假定被審計單位沒有任何相關的內部控制的情況下,某一賬戶或交易類別單獨或連同其他賬戶、交易類別產生重大錯報或漏報的可能性。將固有風險列入審計風險的要素,是現代審計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它意味著審計人員應當努力預測財務報表中哪些最容易出錯,哪些最不容易出錯。這一信息影響審計人員收集證據的數量,也影響審計人員如何在審計的各項內容之間分配收集證據的力量。2、控制風險。是指客戶內部控制結構政策或程序未能及時防止或察覺重大錯誤的可能性。也就是說,控制風險是指內部控制結構未能及時預防或發現經濟業務中的某些主要偏差的不法行為,致使財務報表失真的概率。3、檢查風險。是指內部控制未能察覺并糾正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運用審計程序也未能發現這些錯誤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必然存在的風險,但因受審計資源、審計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審計人員不能根除檢查風險。(三)審計風險要素的運用在審計風險的三個要素中,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關,審計人員對此無法控制,審計人員所能控制的只有檢查風險。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對被審計單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高低作出評價,在此基礎上便可確定實質性測試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以便將檢查風險以及總體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審計證據概念(一)審計證據的定義審計證據是審計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規范我國注冊會計師獲取、評價以及更好地利用審計證據,保護審計證據的充分性、適當性,我國《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5號——審計證據》將審計證據定義為:“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應當在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后,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專業判斷,確定審計證據是否充分、適當”。本準則所稱審計證據,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過程中,為形成審計意見所獲取的證據,因此,審計證據的收集、鑒定、綜合是審計工作的核心,也是考察審計工作質量的關鍵。在審計實務中,通常是針對審計目標或者針對每項會計報表的認定來獲取證據,比如對固定資產存在認定的審計證據,不得用于代替固定資產計價應獲取的審計證據。有些情況下,一項測試可為多項認定提供審計證據。比如應收賬款的函證可為應收賬教的存在和計價提供審計證據。(二)審計證據的分類審計證據可按不同的標準分類。根據與審計目的的關系有證明是否存在的證據、證明所有權的證據、證明價值的證據等;根據提供邏輯證明的類型,有正面證據、反面證據;根據與其他證據的關系有基礎證據、佐證證據等;根據與被證明事項的關系有直接證據、間接證據;根據證據的來源有外部證據、內部證據。一般而言,審計人員對審計證據進行科學分類。使多樣、復雜、具體、證明力各不相同的審計證據系統化、條理化,以便審計人員在實踐中,針對不同性質的認定,使各種審計證據可用來實現各種不同的審計目標。審計人員形成任何審計結論和意見,都必須以合理、充分的審計證據為基礎。因此審計證據的獲取,是審計工作的核心環節。審計證據可按其外形特征分為實物證據、書面證據、口頭證據和環境證據四大類。審計人員在選擇審計證據時,應力求做到審計證據的收集既有效又經濟。(三)審計證據的運用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密切相關,審計證據的適當性會影響充分性。在實務中,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程度越高,則所需的審計證據的數量就減少;相反,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程度越低,審計證據的數量就相應增加。總結重要性水平與審計風險之間成反向關系,審計風險的高低取決于對重要性水平的判斷,如果審計人員確定的重要性水平低,審計風險就會增加。反之,確定的重要性水平較高,審計風險就會降低。重要性水平和所需的審計證據也成反向關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證據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證據越少。審計風險和所需的審計證據成正向關系,審計風險越高,就要執行更多的審計程序,獲取更多的審計證據,以降低審計風險。
- 上一篇:企業所得稅能不能由核定征收變更為查賬征收?
- 下一篇:常用的會計科目記憶方法
-
第三方審計(第三方審計的優缺點有哪些)
對于企業而言,在運營期間經常會遇到需要進行審計的時候。企業通常情況下也會選擇社會上的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業務委托。那么,第三方審計的優缺點有哪些呢?2、審計結果不受重視,審計流于形式
-
審計中符合性測試常用的方法
審計中符合性測試常用的方法,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符合性測試一般采取的步驟有業務測試和功能測試兩類。所謂業務測試指審
-
內部審計外包是什么
內部審計外包是什么,在會計行業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內審外包主要采用以下四種形式:1、補充式外包即將部分的內部審計職能賦予第三方。
-
披露大案審計內幕
披露大案審計內幕,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審計署駐沈陽特派辦查實認定,交通銀行錦州分行通過與當地法院聯手造假,用偽造的法律文書
-
竣工結算審計費是否計入在建工程
竣工結算審計費是否計入在建工程,財務人員經常會遇到此類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1。如果是一般企業,計入在建工程科目,完工的時候一起轉入固定資產科目
-
分析影響審計數據分析工作的四大因素
分析影響審計數據分析工作的四大因素,經常有小伙伴遇到這個問題,下面由數豆子為大家整理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當前,影響審計數據分析工作的因素分為兩個部分,即外部影響因素和內部
-
非獨立核算分公司需要審計報告嗎
非獨立核算分公司需要審計報告嗎,關于這個問題一直被各位會計們所關注,本文整理了會計中與獨立核算相關的內容,一起來看看。非獨立核算,不能單獨開立基本賬戶,不能單獨領用發票,可以在總公
-
對股份制企業審計研究
對股份制企業審計研究,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發展完善,股份制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結構的
-
工程項目審計費用計入什么會計科目
工程項目審計費用計入什么會計科目,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工程項目審計費用計入什么會計科目?工程審計費應計入管理費用科目。工程
-
工程竣工怎么審計
工程竣工怎么審計,如果不太了解沒有關系,本文數豆子搜集整理了相關信息,請大家參考。工程竣工怎么審計一、資料收集、審前調查1、接收:對被審計單位送達的資料應填寫審計資料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