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稅改革的意義有哪些?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資源稅,簡而言之就是以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的稅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進資源稅改革。前不久中央召開的新疆工作座談會也強調,通過資源稅等方面改革增加的財力要重點用于改善民生。那么,為何要推進資源稅改革?推進資源稅改革有何重大意義?
資源稅改革的意義
 
  我國資源稅的正式設立源于1984年9月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條例(草案)》。該條例旨在調節開發自然資源的單位因資源結構和開發條件差異而形成的級差收益。但由于當時仍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資源稅并沒有真正發揮調節級差收益的作用。1993年12月,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提出了從量定額征收的辦法,確定了原油、天然氣、煤炭、其他非金屬礦原礦、黑色金屬礦原礦、有色金屬礦原礦和鹽等七大稅目。從1994年1月1日起實行“普遍征收、級差調節”的資源稅制,對開采七種資源品的企業不論盈利與否都征稅。該條例沿用至今,再加上一些補充法規和各地的地方性管理辦法,構成了現行的資源稅體系。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已有了很大變化。經濟高速增長對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使得現行資源稅的缺陷日益凸顯,突出表現在單位稅額較低且征稅范圍較窄,與自然資源的價值、種類相去甚遠。一方面,在資源價格節節攀升的情況下,從量計征方式已明顯落后于實際,資源稅收入不能隨資源產品價格和資源企業收益的變化而變化,過低的稅賦難以正常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這直接導致從事資源開采的企業和個人利潤畸高,開采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另一方面,現行的資源稅主要面向礦產資源,對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越來越明顯的水、森林、草原、灘涂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并沒有征稅,導致對這些自然資源的浪費現象比較嚴重。因此,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時推進資源稅改革,勢在必行。當前,推進資源稅改革,對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多方面意義。
 
  有利于提高資源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我國礦產資源豐富,但空間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由于資源稅被納入地方財政,因此推進資源稅改革能優化資源開發利用的利益分配格局,增加中西部資源型地區的財力,增強其自我發展的能力,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有利于改變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經濟增長對資源能源消耗的依賴程度偏高,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推進資源稅改革,可以強制性地提高資源開采和使用成本,以倒逼機制迫使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員工培訓、管理創新等方面的力度,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實現經濟增長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
 
  有利于形成資源節約型生產生活模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資源稅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擴大資源稅的征收范圍,提高稅率,征收方式由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其直接結果是導致企業使用資源的成本上漲,從而抑制企業浪費資源的行為;其間接結果是使部分耗費資源較多的最終產品價格上漲,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促進全社會節約資源。此外,推進資源稅改革還有利于形成有效的生態補償機制,修復資源開采中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