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會計如何建賬?

月下載量10,000+職場必備資料
  一般情況下,是如果涉及的往來單位較多,部門較多且穩定或者項目較多的時候,應當采用輔助核算的方式(可以根據各會計科目的實際情況分別采用,并不需要同時具備)。否則,應當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簡化工作量。通常情況下,公司本部的賬(涉及的往來單位很多,項目多,部門也比較多且穩定)采用輔助核算比較合適,而單一的項目賬,直接在會計科目下設置明細科目比較好。
 
  根據各公司管理的不同,建筑企業的財務核算及管理分為本部集中管理(集權式,由公司直接編制財務報表)和項目單獨管理制(分權式,由公司總部匯總報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業公司就只有一個賬套,所有項目的賬務都在公司的同一賬套中處理,各項目只負責編制項目成本報表并對項目成本進行分析。分權式管理是公司各項目單獨開設賬套。每個獨立的項目都設有單獨的銀行賬號并單獨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編制財務會計報表。最后由公司總部匯總各項目的財務報表。

建筑施工企業建賬
 
  集權式的優點是公司總部可以隨時掌握公司各項目的成本情況,并對各項目成本實行實時監控和動態管理,有利于公司加強財務管理。適用于公司本部及附近項目較多的企業。缺點是對外地項目的核算資料可能不及時,不能及時準確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不利于建筑企業的稅收籌劃。
 
  分權式的優點是減輕了公司總部的核算工作,有利于各項目部及時準確的反映其財務狀況,有利于公司的稅收籌劃。缺點是容易造成項目經理權力過大,滋生腐敗。如果項目財務人員不能起好監督作用并在管理中處于強勢的話,不利于公司的財務管理。實行分權式要求公司對項目財務人員實行委派制。財務人員由公司考核,但要有相當的權力并能保持良好的職業操守。適用于外地項目較多的施工企業。
 
  不管采用哪種方式,都要注重強化公司和項目的財務管理,要能充分發揮財務部門核算、監督、反映的職能。
 
  二、會計科目的設置及核算內容
 
  建筑施工企業有一定的特殊性,與廣大生產型企業有很大的區別。特別是在成本核算和收入的確認上,和產品銷售企業有很大的不同。本帖只在此探討建造合同法準則中規定建筑施工企業的會計業務處理,與生產性企業相同的核算不在此做探討。
 
  (一)工程施工 相當于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項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設置“合同成本”和“毛利”兩個二級明細科目。
 
  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
 
  在合同成本下,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人工費(項目/部門核算)
 
  (2)材料費(項目/部門核算)
 
  (3)機械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其他直接費(項目/部門核算)
 
  (5)分包成本(項目/部門核算)
 
  (6)間接費用
 
  間接費用下設下列明細科目
 
  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門核算)
 
  職工福利費(項目/部門核算)
 
  固定資產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低值易耗品攤銷(項目/部門核算)
 
  辦公費(項目/部門核算)
 
  差旅費(項目/部門核算)
 
  財產保險費(項目/部門核算)
 
  工程保修費(項目/部門核算)
 
  排污費(項目/部門核算)
 
  勞動保護費(項目/部門核算)
 
  檢驗試驗費(項目/部門核算)
 
  外單位管理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整理及零星運費(項目/部門核算)
 
  材料物資盤虧及毀損(項目/部門核算)
 
  取暖費(項目/部門核算)
 
  其他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
 
  具體的設置根據企業需要選擇,不一定非要設置這些會計科目。特別是間接費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設置。
 
  (二)機械作業 該科目主要是針對建筑企業有單獨的設備管理部門為各項目提供設備發生的費用及內部結算的臺班的核算。相當于制造待業的“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有條件的單位,可以針對本公司的設備設置單機核算,準確核算每臺大型或者主要設備每個臺班的耗用成本。
 
  通常情況下,應當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工資及附加(部門/設備核算)
 
  燃料及動力(部門/設備核算)
 
  折舊費(部門/設備核算)
 
  配件及修理費(部門/設備核算)
 
  間接費用(部門/設備核算)
 
  (三)應收賬款
 
  1、應收工程款(往來單位核算) 核算根據工程進度報表或者結算的應收賬款
 
  2、應收銷貨款(往來單位核算) 核算施工企業應收產品銷售貨款
 
  3、應收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 根據合同及結算業主暫扣的工程質保金,*4設置有到期日。
 
  (四)應付賬款
 
  1、應付購貨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購貨款、設備款等。
 
  2、應付分包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工程款
 
  3、暫估應付款(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暫估入賬的款項(包括材料暫估入賬及分包工程款的暫估入賬)。
 
  4、應付質保金(往來單位核算)核算應付分包單位的質保金,*4設置有到期日。
 
  (五)工程結算 (往來單位/項目核算)核算根據業主進度報表簽證資料或者工程結算的款項。
 
  (六)主營業務收入(手工賬可不用以下明細科目,只需按項目設置明細科目即可)
 
  1、 目標成本
 
  目標成本下設置以下明細科目
 
  (1)人工費(項目/部門核算)
 
  (2)材料費(項目/部門核算)
 
  (3)機械使用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其他直接費(項目/部門核算)
 
  (5)間接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2、稅金(項目/部門核算)
 
  3、勞動保護費(項目/部門核算)
 
  4、公司管理費(項目/部門核算)
 
  5、公司利潤(項目/部門核算)
 
  其他會計科目的設置基本與其他行業的科目設置相差不大,不在此做專門的討論。
 
  工程施工各明細科目的核算內容:
 
  1.人工費:是指直接從事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的生產工人開支的各項費用,內容包括:
 
  (1)基本工資:是指發放給生產工人的基本工資。
 
  (2)工資性補貼:是指按規定標準發放的物價補貼,煤、燃氣補貼,交通補貼,住房補貼,流動施工津貼等。
 
  (3)生產工人輔助工資:是指生產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數以外非作業天數的工資,包括職工學習、培訓期間的工資,調動工作、探親、休假期間的工資,因氣候影響的停工工資,女工哺乳時間的工資,病假在六個月以內的工資及產、婚、喪假期的工資。
 
  (4)職工福利費:是指按規定標準計提的生產工人福利費(根據生產工人工資總額提取)。
 
  (5)生產工人勞動保護費:是指按規定標準發放的勞動保護用品的購置費及修理費,徒工服裝補貼,防暑降溫費,在有礙身體健康環境中施工的保健費用等。
 
  (6)企業應承擔生產工人的養老金、失業金、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等----新企業會計準則增加內容
 
  2.材料費:是指施工過程中耗費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構配件、零件、半成品的費用。內容包括:
 
  (1)材料原價(或供應價格)。
 
  (2)材料運雜費:是指材料自來源地運至工地倉庫或指定堆放地點所發生的全部費用。
 
  (3)運輸損耗費:是指材料在運輸裝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耗。
 
  (4)采購及保管費:是指為組織采購、供應和保管材料過程中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包括: 采購費、倉儲費、工地保管費、倉儲損耗。
 
  (5)檢驗試驗費:是指對建筑材料、構件和建筑安裝物進行一般鑒定、檢查所發生的費用,包括自設試驗室進行試驗所耗用的材料和化學藥品等費用。不包括新結構、新材料的試驗費和建設單位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的材料進行檢驗,對構件做破壞性試驗及其他特殊要求檢驗試驗的費用。
 
  3.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指施工機械作業所發生的機械使用費以及機械安拆費和場外運費。
 
  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應由下列七項費用組成:
 
  (1)折舊費:指施工機械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陸續收回其原值及購置資金的時間價值。
 
  (2)大修理費:指施工機械按規定的大修理間隔臺班進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復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費用。
 
  (3)經常修理費:指施工機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和臨時故障排除所需的費用。包括為保障機械正常運轉所需替換設備與隨機配備工具附具的攤銷和維護費用,機械運轉中日常保養所需潤滑與擦拭的材料費用及機械停滯期間的維護和保養費用等。
 
  (4)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安拆費指施工機械在現場進行安裝與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以及機械輔助設施的折舊、搭設、拆除等費用;場外運費指施工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地點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施工地點運至另一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及架線等費用。
 
  (5)人工費:指機上司機(司爐)和其他操作人員的工作日人工費及上述人員在施工機械規定的年工作臺班以外的人工費。
 
  (6)燃料動力費:指施工機械在運轉作業中所消耗的固體燃料(煤、木柴)、液體燃料(汽油、柴油)及水、電等。
 
  (7)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指施工機械按照國家規定和有關部門規定應繳納的養路費、車船使用稅、保險費及年檢費等。
 
  設置了“機械作業”科目的機械使用費為企業設備管理部門向各工程項目部收取的機械臺班費,以上內容只需在“機械作業”科目中核算即可。
 
  4、其他直接費(在預算上被稱為措施費)是指為完成工程項目施工,發生于該工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非工程實體項目的費用。
 
  包括內容:
 
  (1) 環境保護費:是指施工現場為達到環保部門要求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2) 文明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文明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3)安全施工費:是指施工現場安全施工所需要的各項費用。
 
  (4)臨時設施費:是指施工企業為進行建筑工程施工所必須搭設的生活和生產用的臨時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臨時設施費用等。
 
  臨時設施包括:臨時宿舍、文化福利及公用事業房屋與構筑物,倉庫、辦公室、加工廠以及規定范圍內道路、水、電、管線等臨時設施和小型臨時設施。
 
  臨時設施費用包括:臨時設施的搭設、維修、拆除費或攤銷費。
 
  (5)夜間施工費:是指因夜間施工所發生的夜班補助費、夜間施工降效、夜間施工照明設備攤銷及照明用電等費用。
 
  (6)二次搬運費:是指因施工場地狹小等特殊情況而發生的二次搬運費用。
 
  (7)大型機械設備進出場及安拆費:是指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場地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個施工地點運至另一個施工地點,所發生的機械進出場運輸及轉移費用及機械在施工現場進行安裝、拆卸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試運轉費和安裝所需的輔助設施的費用。
 
  (8)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費:是指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的各種鋼模板、木模板、支架等的支、拆、運輸費用及模板、支架的攤銷(或租賃)費用。
 
  (9)腳手架費: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種腳手架搭、拆、運輸費用及腳手架的攤銷(或租賃)費用。
 
  (10)已完工程及設備保護費:是指竣工驗收前,對已完工程及設備進行保護所需費用。
 
  (11)施工排水、降水費:是指為確保工程在正常條件下施工,采取各種排水、降水措施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管理人員工資 核算項目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獎金
 
  職工福利費 核算根據項目管理人員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固定資產使用費 核算管理和試驗部門及附屬生產單位使用的屬于固定資產的房屋、設備儀器等的折舊、大修、維修或租賃費。
 
  低值易耗品攤銷(或者工具用具使用費) 核算指管理使用的不屬于固定資產的生產工具、器具、家具、交通工具和檢驗、試驗、測繪、消防用具等低耗品的購置、維修和攤銷費。
 
  辦公費 核算項目部辦公用的文具、紙張、帳表、印刷、郵電、書報、會議、水電、燒水和集體取暖(包括現場臨時宿舍取暖)用煤等費用。
 
  差旅費 核算項目職工因公出差、調動工作的差旅費、住勤補助費,市內交通費和誤餐補助費,職工探親路費,勞動力招募費,職工離退休、退職一次性路費,工傷人員就醫路費,工地轉移費以及管理部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油料、燃料、養路費及牌照費。
 
  工程保修費 核算項目質保期內發生的各項保修費用
 
  排污費 核算項目污物清理、環保部門收取的環保費等
 
  勞動保護費 核算項目為職工購置的各項勞保用品費用
 
  外單位管理費用 核算支付給總包單位的管理費
 
  其他費用(項目/部門核算)
 
  建筑施工企業在簽訂建設工程承包合同、購銷合同、借款合同、建立營業賬簿、財產租賃及申請辦理權利、許可證照等方面都要涉及印花稅問題,其適用的印花稅稅率分別為:工程承包合同和購銷合同0.3‰、借款合同0.05‰,營業賬簿分兩類,一類是生產經營用賬簿,適用固定稅率,按件貼花5元;另一類是記載資金的賬簿,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金額之和適用0.5‰的稅率、財產租賃適用1‰的稅率,權利、許可證照適用固定稅率,按件貼花5元。
 
  企業應根據應納稅憑證的性質,分別按比例稅率或者定額稅率計算,公式如下:
 
  (1)應納稅額=應稅憑證所記載的計稅金額×適用的比例稅率;
 
  (2)應納稅額=應稅憑證件數×固定稅額。
 
  1、 關于成本的賬務處理:
 
  分配工資獎金: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人工費(生產工人工資獎金)
 
  機械作業-工資及附加(機駕人員工資獎金)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間接費用-管理人員工資(項目部管理人員工資獎金)
 
  貸:應付工資
 
  應付職工薪酬---新準則變化內容
 
  領用原材料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費
 
  貸:原材料
 
  臺班費結算: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機械使用費
 
  貸:應付賬款(外部單位)
 
  機械作業(內部設備管理部門提供的臺班)
 
  甲供料的賬務處理:
 
  甲方撥付:
 
  借:原材料-甲供材料-XX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XX單位
 
  領用時: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材料費
 
  貸:原材料-甲供材料XX
 
  業主方代扣稅金的賬務處理:
 
  借:應交稅金-應交XX稅
 
  貸:應收賬款-應收工程款-XX單位
 
  項目專門借款發生的利息: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其他直接費
 
  貸:銀行存款(新準則新增內容)
 
  委托加工物資的賬務處理(適合鋼結構制作等委托項目)
 
  撥付物資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原材料-XX材料
 
  支付加工費時:
 
  借:委托加工物資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收回加工物資:
 
  借:原材料-XX
 
  貸:委托加工物資
 
  領用的賬務處理同原材料。
 
  2、分包核算專題
 
  工程分包和勞務分包在施工企業都比較普遍,勞務分包比較單一,核算比較簡單,不在此做具體介紹。
 
  工程分包不僅涉及到工程成本,還涉及到與對方的往來的核算,以及與業主方的一些聯系。通常情況下,分包方是以總承包方的名義參與工程施工,但由于在工程中有很多具體的情況需要面對,也需要與總承包方及時結算。
 
  通常情況下,總承包方會要求分包方根據工程形象進度編制工程形象進度報表,由總承包方對其進行審核后,扣減相關其他費用后再予以支付。
 
  涉及到的主要賬務處理如下:
 
  1)、分包成本的確定
 
  總承包方財務部門根據審定后的工程進度報表,列支工程成本。平常工程進度報表一般要求不是很嚴格,只要不超過合同總金額,財務部門就可以根據審定后的工程進度報表做成本列支。這時總承包方應當要求分包方出具建安發票。
 
  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項目
 
  貸: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2)、分包方領取材料的核算
 
  領取材料通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抵分包單位工程款處理,另一種是分包方購買總承包方的原材料,總承包方做收入或者視同銷售處理。通常情況下,按*9種方式進行處理,有利于稅收的籌劃。第二種方式不可取,除非總承包方的確存在該種原材料的銷售,并且不能區分這些材料竟是構成工程實體還是銷售。這一點在稅局的認可比較關鍵。
 
  領用時: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XX材料
 
  分包單位領用甲供料的處理: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原材料-甲供材料-XX材料
 
  3)、支付的處理很簡單。
 
  借:應付賬款-應付分包款-XX單位
 
  貸:銀行存款
 
  4)、與分包單位的結算:
 
  有很多朋友問與分包單位結算時,究竟以什么金額作為成本入賬。其實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做一些探討,很多企業的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
 
  通常情況下,總承包方應當列支分包成本的金額=結算總金額-分包單位承擔的稅金-應收分包單位管理等。
 
  但在實際工程中要注意到,分包單位領用的材料不能再從上式中扣減,因為分包單位領用的原材料構成工程成本,而稅金在總承包方確認收入的時候,已經確認了損益??偝邪绞杖〉墓芾碣M作為工程毛利的構成部分,不需要再在分包結算的最后金額中予以確認。
 
  例:某工程合同金額為1000萬元,與業主結算1200萬元,其中分包500萬。已審定的分包單位工程進度400萬元,根據分包合同,總承包方收取分包方10%的管理費,不含營業稅及附加3.30% 。
 
  這時,在實際處理時需要注意:
 
 ?、?、收取的管理費應當與分包單位結算時扣除,不在賬務上反映。
 
  ②、分包單位的稅應當在與分包單位結算時扣除。
 
  即:分包單位的結算金額應當=500×(1-10%-3.30%)=433.50萬元
 
  最后補充差額進成本:
 
  借:工程成本-合同成本-分包成本-XX項目 33.50萬元(433 .50-400)
 
  貸:應付賬款 33.50萬元
日韩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